市委书记任总厕所长,这个可以有

第三只眼

一把手直接负责到底,打破了层层叠加的科层管理机制,精简了中间程序,削减了执行过程中的打折空间,清理者不至于简单清扫了事。

据报道,为整治公厕卫生,2016年巢湖市成立厕所整治小组,城管局管辖下的39所公厕实行"一厕一长"制,城管局中层以上干部分别联系一座公厕,担任厕所长。市委书记担任"总所长"。该制度规定,每位厕所长每周不定期要来所负责的厕所3趟,只要有脏乱差现象,就要及时跟管理员提出,并反馈给外包公司。

公厕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标记着一座城市最细微处的文明。但有些时候,一些城市公厕由于疏于管理,既脏且乱、臭味相闻,让人难以接近,失去了公厕的本来价值。

公厕脏乱差,管理者无法撇清责任。因为一些城市的公厕,并没有配置专职的清理者,仅靠负责某个片区卫生的环卫工来打扫,显然捉襟见肘。

这也就凸显了巢湖"一厕一长制"的优势。市委书记任总所长,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环卫资源,且能传导一种压力机制,督促每个"分所长"与清洁工人落实自己的责任;而一把手直接负责到底,也打破了层层叠加的科层管理机制,精简了中间程序,削减了执行过程中的打折空间,清理者不至于简单清扫了事。

" 一厕一长制"本质上秉持的是"一把手思维"。都知道"抓住关键少数"是从严治党的关键,实际上,"抓关键少数"可以用于很多社会治理领域。比如到2018年要全面建立的河长制,就是要利用省市县长的资源调动能力高效治理河流污染。

从巢湖的情况来看,推行"一厕一长制"以来,"不仅环境卫生搞好了",而且"市民的素质也在逐步提高",这证明了"一厕一长制"的高效。

有人质疑"一厕一长制"是大材小用,资源浪费。其实不然。公厕既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也是基本的民生问题,如果连一个公厕都治理不好,治理好整座城市就更是奢谈。何况就巢湖来说,当地之所以推行"一厕一长制",也是因为其公厕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达标,这本就是城市管理部门的失职。"一厕一长制"不过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路径探索而已。

需要看到的是,所谓"一厕一长制"的基本运行逻辑还是靠一把手的资源动员能力来推动公厕治理,有人治色彩。如何将这种治理模式推向制度治理,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承章(媒体人)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