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泛滥 一时风潮尔

文\本刊特约撰稿 张紫星

眼下古装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挺火。自从《步步惊心》《甄嬛传》成为"爆款"之后,本来就不缺古装剧的中国电视剧圈,又掀起了一窝蜂加工IP古装剧的热潮。这中间《琅琊榜》是另外一个高度,《陆贞传奇》《花千骨》《芈月传》等等也算偶露峥嵘,但这仅仅是评价尚可的一小部分,如果算上其他口碑"扑街"的古装剧,则可谓泛滥矣。

国人喜欢跟风,凡是涉及经济利益的地方,跟风现象尤为严重,反映到文化领域里也是如此。前几年谍战剧《潜伏》一炮而红,于是各路人马纷纷跟进,你"卧底"来我"潜伏",直到观众看腻了看烦了,再也折腾不出新意为止。如今,古装剧又成了一块肥肉,各路资本都争相下嘴了。

时下古装剧的来源

早年间,古装剧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港台方面改编的《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等为代表的新派武侠改编剧,另外是大陆方面创作的《红楼梦》《西游记》等为代表的传统名著改编剧,虽然各自特色不同,但都成为了难以超越的经典。而时下的古装剧基本上都是IP剧,或来自网络小说,或来自网络游戏。

网络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更新快,网络小说和游戏层出不穷,直接导致IP古装剧的泛滥,这也是这个时代文化生活的通病,繁芜如野草,迅捷似闪电,如烟云易逝,似流水匆匆。纵然是《甄嬛传》《琅琊榜》等所谓的"良心之作",也仅仅能在大众的脑海中盘踞一时,三五年后就淹没在记忆的深渊里了。至于其他一众陪跑的古装剧,除了捧红几个俊男靓女并让各自的"粉"和"黑"混乱一阵子之外,更是早早风吹云散,不会在文化的历史上留下多少踪迹。

古装剧泛滥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热衷于古装剧?一个大提前还是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典题材丰富多彩,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便是取材于上古典籍《山海经》。其他热播过的古装剧也几乎无不从古典中受益,这是称雄影视界的美国人无论如何也没有的便利。当我们浩如烟海的古典典籍和时下的文化制度相遇时,古装剧当道似乎也顺理成章了。

而经济利益的驱使则是IP古装剧泛滥的直接原因。IP古装剧在创作之前,其小说游戏早已网罗了大批粉丝,这是观众基础的来源,也就意味着真金白银。《琅琊榜》在网络连载之时已经有了无数拥趸,剩下的就是如何立体化具象化,让粉丝各自为心目中的幻化世界对号入座即可。这远比进行剧本原创投资回报率大得多,作为无孔不入的资本自然不会忽视这一点,于是各大电视台和网络平台大开绿灯一哄而上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IP古装剧泛滥除了金钱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拍摄难度小。网络时代的小说创作,门槛很低,谁都可以写。而在创作上基本没有约束,架空时代,神魔鬼怪穿越玄幻不一而足,客气一点说是"天马行空",不客气地说是"胡说八道",只要能吸引读者,就算成功。因此,脱胎于网络小说的古装剧相应地在创作上就少了很多束缚,可以不尊重事实和史实,也可以无视科学规律,同时也更与传承文化无关,再加上有大量原著粉丝和明星粉丝的双保险护航,即使口碑奇差,也能赚得钵满盆满。

IP古装剧不过娱乐风潮

但IP古装剧繁荣仅仅是一个娱乐风潮,它代表不了中国文化的方向,不论你被它蛊惑得多么不知所以。

以最通俗的四大名著来看,从庙堂到江湖,从家国到家族,从传奇到现实,从神话到世俗,几乎装载了整个民族的幸与不幸,其格局之大、思想之厚、文化之深,难以预料。即便是金庸梁羽生等人的新派武侠小说,由于作者有着深厚的社会阅历、文化底蕴,再加之传统文人的责任感使然,故其作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传承文化启迪思想的作用。

而IP古装剧大都有一个网络小说的前提,我们可以看到其作者几乎是清一色的当代城市女性,她们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直接感受着现代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所思所想也代表着天下承平日久后滋生出来的普遍的阴柔甚至庸俗的社会欲望。IP古装剧中的男女主角其实是现代白富美和高富帅穿上了古装,继续以幻化的方式进行着苦情、虐恋、宫斗这些与城市人群有着精神重合但却毫无意义的自虐。把对现实的欲望植入到天马行空的古代故事中,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代青年的心理和喜好,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精神自慰。过度感性的创作角度,使得故事纵然曲折离奇具有一定的可看性,但终归跳不出狭小的格局。而这决定了这些作品是消费性大于思想性的快餐,难有长久的生命力。

古装剧有它内在的美。老版的《红楼梦》《西游记》等古装剧之所以成为经典,不靠特效不靠场面更不靠奇葩,它们都能自觉地演绎传统文化的内在美。老版《三国演义》中兄弟失散后,关羽得到刘备的消息时,几乎原文不动地以左伯桃羊角哀的典故表达自己的心情,既体现了语言上的韵律美和行为上仪式美,又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这都是迥异于现代生活的内容,如果用现代语言去表达便索然无味。而《甄嬛传》和《琅琊榜》之所以能在IP古装剧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关键原因也是在对白上体现出一定的古典文艺气息,观众在看曲折的故事时能体会到些许的传统美,至少它和它所表述的时代信息是相契合的。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催生有什么样的作品,反过来,有什么样的作品就会引导什么样的观众。当古装剧泛化成城市小资意淫和自我精神满足的特效药时,所谓的古装美也会荡然无存。传递古典美感传承文化内涵,这是古装剧存在的重要意义,否则只能成为"泛滥"这一词的生动注脚。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