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经济背后的狂热粉丝:"我不是宅男"

核心提示:一场女子偶像团体GNZ48的户外握手会在广州天河某商业区进行。细雨中,大部分前来参与的都是铁杆粉丝,让很多市民感受到了粉丝们的疯狂。

"爱豆",是"偶像"的网络语言叫法,从粉丝群体普及开来。在人们传统的概念里,偶像通常是职业歌手或者是荧幕明星,从2005年起,一种新的偶像模式在海外率先流行起来。偶像依靠粉丝的消费,衍生出的巨大粉丝经济效应,甚至成为世界级现象。如今,中国的偶像团体逐渐起步,与他们的粉丝一起吹响了"爱豆时代"的号角。摄影/冯海泳 编辑/小砂

一场女子偶像团体GNZ48的户外握手会在广州天河某商业区进行。细雨中,大部分前来参与的都是铁杆粉丝,让很多市民感受到了粉丝们的疯狂。握手会是偶像组合常见举办的活动,由艺人与其支持者进行握手,要参加握手会,首先得获得"握手券",而本次这场握手会则是购买CD就会赠送一张券。

粉丝从DD手中购买了20张握手券。DD作为一位高级玩家,他手中囤积了大量的产品,并开始向粉丝售卖,在粉丝经济的时代,粉头、黄牛、票贩子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以GNZ48为例,一张专辑有一张握手券,买十张送一张签名券,买二十张送一张合影券。厉害的黄牛一个月各种票务总花费在2万左右,最终这笔钱当然是粉丝买单。

握手会现场,粉丝跟自己的偶像进行互动。很多人被问到很为什么会爱上这个女子团队其中一点就是,她们的距离更近,跟电视里的完全明星不一样。"面对面的偶像"是GNZ48的核心理念。

一名穿着二次元服装的粉丝参加现场的握手活动。"二次元""宅文化"是许多人提及这群粉丝时的第一印象。而这种不解则被称为"次元壁",在粉丝的世界里,偶像是"爱豆",粉丝则是"饭",只喜欢某一个人会自称是这个人的"O",而攻击自己爱豆的人则是"黑"。

每张握手券可以跟偶像握手十秒钟,一旁的工作人员用计时器记录着,当时间结束马上告诉粉丝,大部分粉丝也自觉地离开然后排队等候跟偶像的再次握手。但也有粉丝通过购买多张握手券,而增加握手时间,有人甚至一次性购买20张CD。

一位热情的粉丝拉着自己偶像的手不愿放开,工作人员只好把他拉开。握手会分两种,个握和全握。"个握"会指定你能握到哪一位的偶像成员,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但相对边缘的偶像可握手的时间较长。而"全握"则需要通过官方消息才能确定地点和出席成员,有些时候排队的运气好,一次能与好几个成员握手。

握手会上粉丝会跟自己的偶像聊日常生活琐事,也会向偶像提意见或者给她加油打气。如此一来,偶像变成了自己身边真实可见、可以触摸的人,而不是电视机前遥不可及的一个投影。不过通常,这样的聊天也有时间限制。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