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借世锦赛为冬奥"练兵"

昨天,康比特2017年北京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在首都体育馆圆满落幕。作为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举办的首次世锦赛级别冰雪项目国际赛事,本届世锦赛不仅是各队展示竞技风采的舞台,也是北京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练兵场"。

本届世锦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市竞赛管理中心主任邵晓军昨天表示,本届赛事的办赛水平得到了参赛人员的充分肯定,同时为我们筹办冬奥会积累了宝贵经验。

赛事服务被赞"冬奥级别"

昨天的决赛后,率队夺冠的加拿大名将霍曼称赞本届世锦赛组织工作非常出色,她特别表示:"很期待5年后重返北京,征战冬奥会。"

据邵晓军介绍,本届世锦赛筹办过程中,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冰壶协会与北京市体育局合作组建了约200人的工作团队。在赛事期间,工作团队各部门工作高效、流畅,受到各方赞誉。就拿为中外记者提供服务的新闻服务团队来说,工作人员及时、全面、周到的服务,被不少中外记者赞为"冬奥级别"。

2014年,北京曾成功举办男子冰壶世锦赛。不过,当时主要承担竞赛组织工作的是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北京市主要负责接待、保障等服务性工作。此番再办冰壶世锦赛,北京则担负起了赛事组织、运行事务等重要工作。比赛于本月18日才开幕,实际上本月1日组委会竞赛团队便进驻了首体,投入工作。

邵晓军说,北京虽举办过包括夏季奥运会在内的众多体育大赛,但对冬季项目的了解还处于"小学生"阶段,"通过这次办赛,我们有很大收获。首先是对冰壶项目的理解加深了;其次就是要按照国际组织的要求、按照项目特有规律办事,与国际组织、各运动队之间的沟通协调也需要加强;此外,世界冰壶联合会围绕竞赛及服务保障工作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方案,这种认真和计划性值得我们学习。"

北京开始储备冬奥人才

本届世锦赛也是北京为举办冬奥会演练团队、储备人才的好机会。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此次从国内选派了12名助理制冰师、32名裁判参与赛事制冰、裁判工作,目的就是为2022年冬奥会储备比赛人才。

本届比赛,世界冰壶联合会派遣了12名裁判和技术官员来京,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则选派了44名人员辅助他们工作,同时向他们学习、了解核心技术和办赛细节。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制冰师之一,来自哈尔滨的马永俊表示,本届世锦赛令他受益匪浅,"世锦赛的主制冰师、加拿大顶级制冰师汉斯,从2010年就开始负责世锦赛、冬奥会等大赛的制冰工作。跟着他学习制冰,有很大收获。"

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斯内斯对本次世锦赛的赛事组织、运营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帮助北京培养办赛人才,将派遣一批专家和资深裁判、制冰师对北京冬奥会相关筹办人员进行培训。

此外,本届比赛也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奠定了基础。据邵晓军介绍,本届比赛的专业类及服务类志愿者共有约500人,分布在竞赛组织、新闻宣传、观众服务、安保、交通等不同岗位。其中专业志愿者主要来自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职业学院的冰雪运动服务与推广专业,这些未来的冰雪人将在北京冬奥会上显身手。

赛道保留4天供市民体验

本届世锦赛期间,首体南、北两侧看台几乎每日爆满。北京市民的观赛热情,给各国运动员留下深刻印象。加拿大队教练金斯布里说,很高兴有这么多中国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观看比赛,"相信通过这次比赛,会有更多孩子对冰壶感兴趣,继而尝试这项运动。"

邵晓军坦言,"在北京滑冰、滑雪容易,观看高水平冰壶赛事却不常见。这是市民接触冰壶的一次好机会。"为向大众宣传、普及冰雪运动常识,营造冬奥氛围,本届世锦赛期间,组委会邀请了全市16个区的群众赴现场观赛。"许多人没见过冰壶,通过这次比赛很快'路转粉'了。"同时,比赛期间组委会还通过设在场外的展板、互动游戏、体验活动及场内大屏幕、赛前广播等方式,向观众进行知识普及。

虽然本届比赛落幕了,但是4条赛道还将保留4天,用于举办市青少年冰壶锦标赛,让市民体验。

昨天,康比特2017年北京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在首都体育馆圆满落幕。作为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后举办的首次世锦赛级别冰雪项目国际赛事,本届世锦赛不仅是各队展示竞技风采的舞台,也是北京筹办2022年冬奥会的"练兵场"。

本届世锦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市竞赛管理中心主任邵晓军昨天表示,本届赛事的办赛水平得到了参赛人员的充分肯定,同时为我们筹办冬奥会积累了宝贵经验。

赛事服务被赞"冬奥级别"

昨天的决赛后,率队夺冠的加拿大名将霍曼称赞本届世锦赛组织工作非常出色,她特别表示:"很期待5年后重返北京,征战冬奥会。"

据邵晓军介绍,本届世锦赛筹办过程中,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冰壶协会与北京市体育局合作组建了约200人的工作团队。在赛事期间,工作团队各部门工作高效、流畅,受到各方赞誉。就拿为中外记者提供服务的新闻服务团队来说,工作人员及时、全面、周到的服务,被不少中外记者赞为"冬奥级别"。

2014年,北京曾成功举办男子冰壶世锦赛。不过,当时主要承担竞赛组织工作的是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北京市主要负责接待、保障等服务性工作。此番再办冰壶世锦赛,北京则担负起了赛事组织、运行事务等重要工作。比赛于本月18日才开幕,实际上本月1日组委会竞赛团队便进驻了首体,投入工作。

邵晓军说,北京虽举办过包括夏季奥运会在内的众多体育大赛,但对冬季项目的了解还处于"小学生"阶段,"通过这次办赛,我们有很大收获。首先是对冰壶项目的理解加深了;其次就是要按照国际组织的要求、按照项目特有规律办事,与国际组织、各运动队之间的沟通协调也需要加强;此外,世界冰壶联合会围绕竞赛及服务保障工作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方案,这种认真和计划性值得我们学习。"

北京开始储备冬奥人才

本届世锦赛也是北京为举办冬奥会演练团队、储备人才的好机会。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此次从国内选派了12名助理制冰师、32名裁判参与赛事制冰、裁判工作,目的就是为2022年冬奥会储备比赛人才。

本届比赛,世界冰壶联合会派遣了12名裁判和技术官员来京,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则选派了44名人员辅助他们工作,同时向他们学习、了解核心技术和办赛细节。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制冰师之一,来自哈尔滨的马永俊表示,本届世锦赛令他受益匪浅,"世锦赛的主制冰师、加拿大顶级制冰师汉斯,从2010年就开始负责世锦赛、冬奥会等大赛的制冰工作。跟着他学习制冰,有很大收获。"

世界冰壶联合会主席凯斯内斯对本次世锦赛的赛事组织、运营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未来将继续帮助北京培养办赛人才,将派遣一批专家和资深裁判、制冰师对北京冬奥会相关筹办人员进行培训。

此外,本届比赛也为北京冬奥会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奠定了基础。据邵晓军介绍,本届比赛的专业类及服务类志愿者共有约500人,分布在竞赛组织、新闻宣传、观众服务、安保、交通等不同岗位。其中专业志愿者主要来自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职业学院的冰雪运动服务与推广专业,这些未来的冰雪人将在北京冬奥会上显身手。

赛道保留4天供市民体验

本届世锦赛期间,首体南、北两侧看台几乎每日爆满。北京市民的观赛热情,给各国运动员留下深刻印象。加拿大队教练金斯布里说,很高兴有这么多中国观众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观看比赛,"相信通过这次比赛,会有更多孩子对冰壶感兴趣,继而尝试这项运动。"

邵晓军坦言,"在北京滑冰、滑雪容易,观看高水平冰壶赛事却不常见。这是市民接触冰壶的一次好机会。"为向大众宣传、普及冰雪运动常识,营造冬奥氛围,本届世锦赛期间,组委会邀请了全市16个区的群众赴现场观赛。"许多人没见过冰壶,通过这次比赛很快'路转粉'了。"同时,比赛期间组委会还通过设在场外的展板、互动游戏、体验活动及场内大屏幕、赛前广播等方式,向观众进行知识普及。

虽然本届比赛落幕了,但是4条赛道还将保留4天,用于举办市青少年冰壶锦标赛,让市民体验。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