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关注大陆涌现婆媳培训班: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台媒称,东方婆媳关系自古就是家庭关系中最复杂、微妙的存在。从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到著名的影视作品《双面胶》《麻辣婆媳》等,都折射了人们对"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婆媳关系的无奈。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3月23日报道,近年河北省石家庄涌现出许多"调和婆媳矛盾"、"讲解婆媳相处之道"的讲座和培训。许多在婆媳相处中遭遇困惑的人,透过专业老师的讲解,来洞悉婆媳相处的"潜规则"。

报道称,心理咨询师刘立方于2015年从事处理婆媳关系的课程培训。刘立方说:"婆媳问题在本质上是心理问题,培训者透过心理分析和情感调整,能重新审视这段关系,让婆媳关系不再是一地鸡毛。"

不同于西方家庭的"界限分明",中式家庭关系往往过分亲密,因此极易导致"越界"行为发生。刘立方解释,随着社会进步,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这和传统文化讲究的"服从"背道而驰,两种观念的碰撞,常致现代婆媳矛盾升级。

" 婆媳间应学会降低期待、拉开距离,甚至划清界限。"刘立方建议,只有先做好"我",才能在家庭中活得洋洋洒洒。

婆媳俩于浙江海宁合伙盗窃 得手700元财物媳妇获刑

中新网嘉兴12月14日电 (见习记者 王刚 通讯员 海薇)14日,记者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人民法院获悉,该院于日前审理了一起特殊的盗窃案。今年6月,河南一对婆媳带着自家小孩来海宁行窃,专偷些打底裤、小饰品等物件,两人仅盗得700余元财物后就被送至派出所。最终,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媳妇儿拘役二个月。

据悉,媳妇儿名叫小兰,河南人,23岁。收入微薄的小兰对琳琅满目的饰品、服装往往只能选择远观。

今年6月27日,小兰带着孩子来到海宁的一家饰品店,被商场里各种漂亮饰品所吸引。恰巧此刻,自己的小孩拿着饰品店里货架上的银手镯玩,小兰趁人不备,立马抱着孩子跑了出去,窃得该店银手镯一枚。

出了饰品店,婆媳二人看到路边上有一家商铺,小兰便以试衣服、询问价格的方式吸引老板娘的注意,婆婆趁商家不备,顺手牵羊拿走了打底裤、裙子、背心等。婆媳两人看诡计得逞,便放松了警惕。随后,两人到一家皮草行又以相同的方式窃得双肩包1只,不过,在逃离的过程中被老板抓获,并扭送到派出所。

最终,婆婆因此被行政处罚。而对于媳妇儿小兰,公诉机关指控称,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单独或伙同他人多次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盗窃公民私有财物,价值700余元,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日前,海宁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小兰犯盗窃罪,判处拘役二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完)

台媒关注大陆法院发"离婚冷静期"通知书:为挽救家庭

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台媒称,大陆一年离婚人数有数百万对,有越来越多城市法院对离婚诉讼采取离婚冷静期作法,有人批评是浪费司法资源,但也有执法者认为,为挽救家庭婚姻值得。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3月22日报道,大陆媒体称,四川省日前发出首份《离婚冷静期通知书》,要一对闹离婚的85后(1985年后出生),夫妻冷静3个月,期间不得向对方提出离婚。

法院表示,不会每对提离婚诉讼的夫妻都给予冷静期的处理,会视个案而定。上述这对夫妻发生纠纷,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年轻、脾气大,都坚持自己个性,离婚可能出于一时冲动,所以给冷静期。

2015年大陆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84.1万对,2016年上半年有168.3万对。

目前在广州中山市、上海静安区、河南部分地区对离婚案件都有不同形式的冷静期制度。上海静安区的例子中,67起进入冷静期的离婚案件,已成功挽回27个濒临破碎的婚姻家庭。

这次发出四川省首份离婚冷静期通知书的资阳市安岳县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蒋新儒说,每年有上百万人离婚,牵涉的人很多,造成社会问题,像是未成年人人犯罪、老人没人赡养。

尽管有些人批评,法院给予离婚冷静期的作法是司法资源的浪费,但蒋新儒说,还是有成功案例,要从正面影响来看待此事。

探秘海口"天价"培训班 家长:孩子学习好了就值

图为海口某培训学校暑期班的老师正在授课。付美斌摄

图为海口某培训学校暑期班的学生正在听老师讲解。付美斌摄

中新网海口7月25日电(记者 付美斌 实习生 符武月)"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多少钱都值。"24日下午,在海口一中小学生培训机构一楼,等待孩子下课的杨女士如是说。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催生了海口各类针对中小学生的培训班。今年暑期的招生异常火爆,家长亦不惜代价,有的家长多则向培训机构缴纳万余元培训费。对此,记者深入培训机构,探秘培训班的情况。

学生家长:孩子学习好了就值!

海口市海秀东路、解放西路人流集中街头,一些大学生模样的年青男女手持传单,争先恐后送入行人手中。

记者发现,这些传单中,多数为暑期学生培训班的居多,广告内容五花八门,有一对一辅导英语、作文、数学等中小学主课程,也有钢琴、二胡、书法、美术、跆拳道等兴趣培训班的招生,收费标准各有不同,少则一期几百元,多则超万元。

记者在白龙南路一培训机构采访时,杨女士与另几名家长正在等待孩子下课,他们孩子均在9岁左右,一同参加作文提升班。"像现在这个暑假培训班吧,一期(记者注:指暑假)大概几千元可以接受。"杨女士告诉记者,为了孩子的学习进步,已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投入到孩子培训费用上。

李先生也表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两夫妻的收入多半用于孩子的培训方面,为孩子报了文化补习班,还为孩子报了美术和跆拳道兴趣班。"为了孩子,只要孩子愿意学习,花费多少钱都值得。"

不过,杨女士则认为,短期内会花上万元去让孩子学习,价钱还是承受不起。"虽然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进步,但是一次要上万元的投入就太贵了。"

培训机构:不主张短期培训天价收费

位于海府一横路某大厦二楼的戴氏教育培训学校,该校培训老师简介放置走廊,中小学生坐满几间培训教室。"短期培训天价收费这一个现状,从培训界来讲,是应杜绝的,因为我们培训班针对的是广大社会群体。"戴氏教育海南总校校长屈志武说,他们的办学宗旨,是希望人人都能够上得起有水平有质量的培训班。

屈志武表示,戴氏教育提倡的理念是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使社会受益。他介绍说,今年戴氏教育也推出签约项目,目的是以提分教学为核心。"因为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我们这来,就是想让其提分的。"

屈志武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转变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张玲老师也认为,培训学校老师教学的根本是集合孩子基础,通过过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做题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对情感或对社会的认知。

专家建议:选培训机构要看资质和办学成果

记者走访发现,海口市针对中小学生短期培训的机构有近百家,仅在美兰区白龙南路,就有博霖英语、黄岗理科等有办学许可证、有一定规模的培训中心或学校,没有证照的多隐藏在小区居民楼。收费价格从500元到20000元不等。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教育界人士表示,收费比较低的培训机构,教学质量没有保证,有的培训机构收费特别高,暑期收费一万多或两万多元,这个也不合理。"因为作为培训行业,应提倡既让孩子学到知识,让家长花的钱要有价值,更要让大众家长都能承受得起。"

针对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学生家长应该怎么样选择这一问题,该人士提提醒家长,暑假寒假期间,有些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性大,收费相对便宜,但效果没办法保证。他建议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看培训学校的办学资质,是否有办学许可证,教学老师是否有教师资格证和教学经验。同时,还应了解办学机构的历史和成果。(完)

港媒关注内地5岁儿童上17个培训班:太想赢在起跑线

内地"着急妈妈"为孩子报多个课程。

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港媒称,不少新一代父母都希望子女 "赢在起跑线上",但可能会揠苗助长。湖北武汉有妈妈花了12万(人民币,下同),先后为5岁儿子报17个培训班,起初儿子很快成为"神童",但3年后就读小学的儿子,成绩不升反跌。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6月1日报道,武汉徐女士在3年前开始,为5岁儿子Jerry报读培优班,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当时她认为,孩子需要专业幼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培优会让孩子的学习成为条件反射,等他上小学、初中、高中,我就不用再操心了"。

Jerry提前学完小学二年级的知识,琴棋书画样样识,还在全国性的英语话剧表演中拿了大奖,如愿成了幼儿园小朋友眼中了不起的"神童"。可是,Jerry升读小学后,成绩竟不断下滑。原来,Jerry刚上小学时成绩排前三,但他会经常抱怨"上学没意思"、"学校老师在课上讲的,不听我也会"。

徐女士担心Jerry因不认真听讲而落后,徐妈妈只好继续给他报培优班。怎料,情况未有好转,去年夏天徐女士更被老师请到学校谈话,原因是Jerry上课调皮不听讲,放学不写作业。徐女士解释,她放学后送孩子去培优,有些作业没有时间做。如今到了小二下学期,学习任务不断加重,Jerry厌学情绪愈来愈明显,成绩继续下滑到中上游。

报道称,"一时'抢跑'并不能一直'领跑',过度培优提前透支了孩子的好奇心,换来精神上的倦怠,这是过度培优带给我的教训。"徐女士说。不过,徐女士仍坚持培训Jerry,目前已报5个培训班,主要有数学、国学、陶艺和英语,其中英语分为应试班、口语班。据知,一个班每学期平均要3000元,Jerry周末只能休息半天。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落后了只要补学知识就行,而不去考虑精神、心理等其他因素。他说,短时间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长期会导致孩子学习主动性差,过分依赖外力,有的则愈补愈没有自信,愈补愈厌学。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则说,学习是一个长跑过程,习惯和心态很重要。他说,事实证明,很多孩子并不是输在学习知识技能上,而是输在学习习惯、快乐心态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上。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台媒称,东方婆媳关系自古就是家庭关系中最复杂、微妙的存在。从汉乐府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到著名的影视作品《双面胶》《麻辣婆媳》等,都折射了人们对"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婆媳关系的无奈。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3月23日报道,近年河北省石家庄涌现出许多"调和婆媳矛盾"、"讲解婆媳相处之道"的讲座和培训。许多在婆媳相处中遭遇困惑的人,透过专业老师的讲解,来洞悉婆媳相处的"潜规则"。

报道称,心理咨询师刘立方于2015年从事处理婆媳关系的课程培训。刘立方说:"婆媳问题在本质上是心理问题,培训者透过心理分析和情感调整,能重新审视这段关系,让婆媳关系不再是一地鸡毛。"

不同于西方家庭的"界限分明",中式家庭关系往往过分亲密,因此极易导致"越界"行为发生。刘立方解释,随着社会进步,年轻人追求独立自由的生活方式,这和传统文化讲究的"服从"背道而驰,两种观念的碰撞,常致现代婆媳矛盾升级。

" 婆媳间应学会降低期待、拉开距离,甚至划清界限。"刘立方建议,只有先做好"我",才能在家庭中活得洋洋洒洒。

婆媳俩于浙江海宁合伙盗窃 得手700元财物媳妇获刑

中新网嘉兴12月14日电 (见习记者 王刚 通讯员 海薇)14日,记者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人民法院获悉,该院于日前审理了一起特殊的盗窃案。今年6月,河南一对婆媳带着自家小孩来海宁行窃,专偷些打底裤、小饰品等物件,两人仅盗得700余元财物后就被送至派出所。最终,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媳妇儿拘役二个月。

据悉,媳妇儿名叫小兰,河南人,23岁。收入微薄的小兰对琳琅满目的饰品、服装往往只能选择远观。

今年6月27日,小兰带着孩子来到海宁的一家饰品店,被商场里各种漂亮饰品所吸引。恰巧此刻,自己的小孩拿着饰品店里货架上的银手镯玩,小兰趁人不备,立马抱着孩子跑了出去,窃得该店银手镯一枚。

出了饰品店,婆媳二人看到路边上有一家商铺,小兰便以试衣服、询问价格的方式吸引老板娘的注意,婆婆趁商家不备,顺手牵羊拿走了打底裤、裙子、背心等。婆媳两人看诡计得逞,便放松了警惕。随后,两人到一家皮草行又以相同的方式窃得双肩包1只,不过,在逃离的过程中被老板抓获,并扭送到派出所。

最终,婆婆因此被行政处罚。而对于媳妇儿小兰,公诉机关指控称,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单独或伙同他人多次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盗窃公民私有财物,价值700余元,其行为触犯了刑法,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日前,海宁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小兰犯盗窃罪,判处拘役二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完)

台媒关注大陆法院发"离婚冷静期"通知书:为挽救家庭

参考消息网3月22日报道台媒称,大陆一年离婚人数有数百万对,有越来越多城市法院对离婚诉讼采取离婚冷静期作法,有人批评是浪费司法资源,但也有执法者认为,为挽救家庭婚姻值得。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3月22日报道,大陆媒体称,四川省日前发出首份《离婚冷静期通知书》,要一对闹离婚的85后(1985年后出生),夫妻冷静3个月,期间不得向对方提出离婚。

法院表示,不会每对提离婚诉讼的夫妻都给予冷静期的处理,会视个案而定。上述这对夫妻发生纠纷,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年轻、脾气大,都坚持自己个性,离婚可能出于一时冲动,所以给冷静期。

2015年大陆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84.1万对,2016年上半年有168.3万对。

目前在广州中山市、上海静安区、河南部分地区对离婚案件都有不同形式的冷静期制度。上海静安区的例子中,67起进入冷静期的离婚案件,已成功挽回27个濒临破碎的婚姻家庭。

这次发出四川省首份离婚冷静期通知书的资阳市安岳县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庭长蒋新儒说,每年有上百万人离婚,牵涉的人很多,造成社会问题,像是未成年人人犯罪、老人没人赡养。

尽管有些人批评,法院给予离婚冷静期的作法是司法资源的浪费,但蒋新儒说,还是有成功案例,要从正面影响来看待此事。

探秘海口"天价"培训班 家长:孩子学习好了就值

图为海口某培训学校暑期班的老师正在授课。付美斌摄

中新网海口7月25日电(记者 付美斌 实习生 符武月)"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多少钱都值。"24日下午,在海口一中小学生培训机构一楼,等待孩子下课的杨女士如是说。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催生了海口各类针对中小学生的培训班。今年暑期的招生异常火爆,家长亦不惜代价,有的家长多则向培训机构缴纳万余元培训费。对此,记者深入培训机构,探秘培训班的情况。

学生家长:孩子学习好了就值!

海口市海秀东路、解放西路人流集中街头,一些大学生模样的年青男女手持传单,争先恐后送入行人手中。

记者发现,这些传单中,多数为暑期学生培训班的居多,广告内容五花八门,有一对一辅导英语、作文、数学等中小学主课程,也有钢琴、二胡、书法、美术、跆拳道等兴趣培训班的招生,收费标准各有不同,少则一期几百元,多则超万元。

记者在白龙南路一培训机构采访时,杨女士与另几名家长正在等待孩子下课,他们孩子均在9岁左右,一同参加作文提升班。"像现在这个暑假培训班吧,一期(记者注:指暑假)大概几千元可以接受。"杨女士告诉记者,为了孩子的学习进步,已拿出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投入到孩子培训费用上。

李先生也表示,家中只有一个孩子,两夫妻的收入多半用于孩子的培训方面,为孩子报了文化补习班,还为孩子报了美术和跆拳道兴趣班。"为了孩子,只要孩子愿意学习,花费多少钱都值得。"

不过,杨女士则认为,短期内会花上万元去让孩子学习,价钱还是承受不起。"虽然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进步,但是一次要上万元的投入就太贵了。"

培训机构:不主张短期培训天价收费

位于海府一横路某大厦二楼的戴氏教育培训学校,该校培训老师简介放置走廊,中小学生坐满几间培训教室。"短期培训天价收费这一个现状,从培训界来讲,是应杜绝的,因为我们培训班针对的是广大社会群体。"戴氏教育海南总校校长屈志武说,他们的办学宗旨,是希望人人都能够上得起有水平有质量的培训班。

屈志武表示,戴氏教育提倡的理念是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使社会受益。他介绍说,今年戴氏教育也推出签约项目,目的是以提分教学为核心。"因为家长们把孩子送到我们这来,就是想让其提分的。"

屈志武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主要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转变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

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张玲老师也认为,培训学校老师教学的根本是集合孩子基础,通过过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加强学生的做题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对情感或对社会的认知。

专家建议:选培训机构要看资质和办学成果

记者走访发现,海口市针对中小学生短期培训的机构有近百家,仅在美兰区白龙南路,就有博霖英语、黄岗理科等有办学许可证、有一定规模的培训中心或学校,没有证照的多隐藏在小区居民楼。收费价格从500元到20000元不等。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教育界人士表示,收费比较低的培训机构,教学质量没有保证,有的培训机构收费特别高,暑期收费一万多或两万多元,这个也不合理。"因为作为培训行业,应提倡既让孩子学到知识,让家长花的钱要有价值,更要让大众家长都能承受得起。"

针对良莠不齐的培训机构,学生家长应该怎么样选择这一问题,该人士提提醒家长,暑假寒假期间,有些培训机构的教师流动性大,收费相对便宜,但效果没办法保证。他建议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看培训学校的办学资质,是否有办学许可证,教学老师是否有教师资格证和教学经验。同时,还应了解办学机构的历史和成果。(完)

港媒关注内地5岁儿童上17个培训班:太想赢在起跑线

参考消息网6月1日报道港媒称,不少新一代父母都希望子女 "赢在起跑线上",但可能会揠苗助长。湖北武汉有妈妈花了12万(人民币,下同),先后为5岁儿子报17个培训班,起初儿子很快成为"神童",但3年后就读小学的儿子,成绩不升反跌。

据香港《经济日报》网站6月1日报道,武汉徐女士在3年前开始,为5岁儿子Jerry报读培优班,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识字、声乐、画画、表演、手工等。当时她认为,孩子需要专业幼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培优会让孩子的学习成为条件反射,等他上小学、初中、高中,我就不用再操心了"。

Jerry提前学完小学二年级的知识,琴棋书画样样识,还在全国性的英语话剧表演中拿了大奖,如愿成了幼儿园小朋友眼中了不起的"神童"。可是,Jerry升读小学后,成绩竟不断下滑。原来,Jerry刚上小学时成绩排前三,但他会经常抱怨"上学没意思"、"学校老师在课上讲的,不听我也会"。

徐女士担心Jerry因不认真听讲而落后,徐妈妈只好继续给他报培优班。怎料,情况未有好转,去年夏天徐女士更被老师请到学校谈话,原因是Jerry上课调皮不听讲,放学不写作业。徐女士解释,她放学后送孩子去培优,有些作业没有时间做。如今到了小二下学期,学习任务不断加重,Jerry厌学情绪愈来愈明显,成绩继续下滑到中上游。

报道称,"一时'抢跑'并不能一直'领跑',过度培优提前透支了孩子的好奇心,换来精神上的倦怠,这是过度培优带给我的教训。"徐女士说。不过,徐女士仍坚持培训Jerry,目前已报5个培训班,主要有数学、国学、陶艺和英语,其中英语分为应试班、口语班。据知,一个班每学期平均要3000元,Jerry周末只能休息半天。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落后了只要补学知识就行,而不去考虑精神、心理等其他因素。他说,短时间可能起到一定效果,但长期会导致孩子学习主动性差,过分依赖外力,有的则愈补愈没有自信,愈补愈厌学。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则说,学习是一个长跑过程,习惯和心态很重要。他说,事实证明,很多孩子并不是输在学习知识技能上,而是输在学习习惯、快乐心态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上。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