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年,央广记者重访"南海一号"亲历者,揭秘沉船背后的故事

央广网3月24日消息(记者王雪薇) 2007年,南宋沉船"南海1号"以史无前例的方式被"整体打捞"出水,创造了世界考古史的奇迹。十年来,有关这艘古代沉船的话题从未间断,而其对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价值也日益凸显。

为配合"一带一路"宣传以及5月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的召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艺节目中心计划于近期制作、播出10集系列专题节目《探秘海上丝绸之路》。其中,有3集内容是在广东取材。

本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艺节目中心副主任赵薇一行,在广州、阳江、徐闻等地展开一连六天的采访,回访参与当年打捞"南海一号"的亲历者,深入挖掘沉船背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尽管已经过去十载,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每个人仍然有很多感慨。

打捞者:"一块石头落了地!"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向央广记者讲述当时的场景。

2001年,作为中国第一批水下考古人员,崔勇和其他水下考古队员们受命启动了精确定位"南海一号"的计划。23米深的淤泥为沉船提供了几百年的"密封"保护,却也为定位和发掘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 当时经费快用完了,央视也跟着拍摄,压力真的很大!"情急之下,崔勇决定采用浅地层剖面仪这项新技术来寻找沉船。在判断了大致方向后,他不顾危险、一天之内两次下水。

由于淤泥翻起、能见度差,只能靠经验和触觉发挥作用。幸运的是,他摸到了一块有铁锈的凝结物,经过鉴定,是一片青白瓷片。而这一摸,最终确定了"南海一号"的位置。

说起当时的心静,崔勇显得格外平静,"我从1987年就和'南海一号'打交道,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后,感受和外界很不同,觉得是水到渠成,一块石头落了地。"

守护者:"打捞上来后如释重负,很兴奋!"

自"南海1号"1987年被发现,刚刚组建不久的"公边44701艇"便承担起保卫任务。除了定期到沉船水域执勤巡逻,还借助雷达进行扫描,一旦发现特殊情况就紧急出艇。

2000年至2007年期间参与守卫"南海一号"的冯振红,时隔多年回忆起当时打捞出水后的场景,仍然难掩心中的激动。"我们20几名官兵连续一个星期漂在海上,从沉船海域到送入博物馆全程保卫。打捞后如释重负,也很兴奋!终于出水了,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觉得意义很大,在当兵经历中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左一为黄林,左二为冯振红

入伍13年的黄林,目前是阳江边防支队公边艇机电班的班长。开始守卫"南海一号"时只有18岁,"我们当时都不知道守卫的是什么,只知道要重点保护,也很好奇,但问了也没人说,后来公开了才知道是'南海一号',很惊讶!"

黄林告诉记者,对外公开是"南海一号"后,守卫工作更加严格,即使是风浪很大的晚上,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都要出艇驱赶,就是怕沉船遭到盗窃或破坏。"曾经听老班长说过,有一次雷达突然报警,赶到后发现快艇已经跑了,但还是在现场找到了潜水工具。"

据统计,从1987年前后组建到2007年"南海一号"被挖掘,"44701艇"每年巡逻航行超过10000海里。2007年底,这个艇被公安部边防局授予"集体二等功"。时至今日,很多曾经参与过守卫任务的边防士兵还会以普通游客的身份,带着亲朋参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用他们的话说"不仅仅是自豪,对'南海一号'还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修复者:"能近距离接触这些文物并且修复好,很有成就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很多人都看过,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现了世界顶级的中国文物修复过程和技术,也第一次近距离展现了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在位于阳江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记者也见到了这样一批文物修复工作者。

左一为"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文物修复人员耿苗

耿苗,目前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唯一的瓷器修复人员,性格爽快,或许是做过老师的关系,思路清晰、表达流畅,尤其一说起文物修复过程,更是侃侃而谈。

她告诉记者,"南海一号"的瓷器修复一般要经历拍照/存档、清洗铁锈、脱盐、补配、上釉等若干步骤。其中,脱盐的环节格外重要。"海洋出水的瓷器往往含盐量非常高,尤其像'南海一号'这样浸泡了800年的古沉船,盐分已经浸入了瓷器内部。打捞出水后,自然环境发生改变,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开裂。"

耿苗正在打磨修复中的瓷器

而这些文物的修复过程往往很漫长,单是脱盐这个环节就要一两个月。当被问到"一个人在这里工作会不会觉得孤独"时,耿苗笑着答,"能近距离接触这些文物是很高兴的,毕竟不同于参观。像这些浙江龙泉青瓷、江西景德镇瓷器都非常漂亮,在我手里能修复好很有成就感。"

见证者:"打捞出水后,对当地影响很大!"

位于阳江市东平镇东侧海边的大澳渔村是国家级中心渔港,而它真正为世人所知则是与"南海一号"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大澳村的南面正是这艘古沉船的出水海域。

时至今日,出海打鱼仍是大澳村民最重要的生活来源

近60岁的东平镇先锋渔委会书记黄允权,年轻时曾经出海打鱼13年,对于"南海一号"的发现故事再熟悉不过。"1987年之前,很多村民会在那片海域打渔,一放网经常会被勾住、拖不动。"后来,有渔船拖网时拉上了一些零碎的木块,怀疑是桅板。沉船的故事开始在大澳村广为流传。

老渔民黄允权

权叔说,2007年的整体打捞对大澳村影响很大,"说明当时的渔业、商贸业很发达,也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补给站,与广州'十三行'并称'十三行尾'"。

" 南海一号"的故事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以及曾经繁盛的商贸历史,令旅游业在大澳这个古村落逐渐兴起。

正在建设中的客栈

见证大澳繁华兴盛的标志性建筑--商会楼,始建于民国24年,至今仍坚固不倒。

目前最大的宋代沉船已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从中可一窥当时的陶瓷技艺和海外航运 "孙键说,预计船内考古发掘工作2016年将基本结束,后续还将进行船外发掘和船体支护移动,船体保护和全面展示等工作。

" 南海一号"为南宋"福船"类古船 出土文物1.4万件,2014年12月30日,在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淤泥清理,现已进入沉船内部发掘和文物提取阶段,将有更多"海丝路"遗留文物重现人间。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人陈芳财(中)专程从福建晋江前来考察"南海一号"沉船(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南海一号"右侧中部船舱位置散落着一摞摞福建德化窑白瓷器和福建磁灶窑绿釉器(1月28日摄)。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