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行业:物联网不再是谈资

2 月 17 日,全球移动通信行业的风向标——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英文名:Mobile World Congress 简称:MWC)在巴塞罗那举办,同时也迎来了这个重大会议的十周年

在此次大会上,各家厂商都积极展示其最新的研发成果和产品,在这些成果中,物联网成为了今年会上最大的热点。

2016年,VR、5G 和物联网成为那届MWC最火的主题。

于是,2016年一整年,市场对于相关概念持续火热般关注,并挑动起了A股资本市场对物联网、VR、小基站等细分领域的行情。

而本届展则继续传递了一个更加清晰的态势:融合服务成趋势,物联网产业链各方合作更紧密。

其实物联网并不是一个新事物,它其本质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话虽如此,很多吃瓜群众依然不理解物联网到底是什么。下面金牌顾问来说说今天的正题,就是关于物联网发展的报告——方正证券的 《深度回顾 2017MWC,发现通信新元素》,为你讲述物联网的来世今生

一、先把相关名词搞清楚

物联网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二、到底有哪些关键技术和产业链

根据手头资料,金牌顾问总结如下:

1.关键技术

(1)嵌入式系统技术

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

(2)传感器技术

计算机应用的关键技术。计算机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比如早期的RFID标签——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当然后来又有更新的、更多的技术、场景出现,不再局限于RFID。

(3)网络连接传输技术

要想让不同的智能的物体链接,就要装入低功耗广域网络(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目前各大厂商的技术形成了LPWAN家族。

2.产业链上的环节

要想完成物联网的搭建,至少需要四个环节的厂商参与:

(1)设备制造商源头,制造设备的。全世界有五家最大的——华为、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和中兴这五家通信厂商。

(2)系统集成商形成特定类别的数据。主要围绕厂商和客户这两头来做好工作。做好厂商的工作,可以保证通过强势的产品得到一定的话语权,通过和客户做好工作可以保证项目的取得和顺利实施。我国最大的五家是——神州数码、华胜天成、电信系统集成、浪潮、联通电信集成。

(3)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信号运行的。我国现在有三个大的两个小的:移动、联通、电信;长城、珠江。

(4)平台供应商给使用者用的平台。国内物联网云平台大概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类是BAT公司及运营商做的平台,比如阿里物联/京东智能云/QQ物联、中移动的OneNET 等,第二类是由模块厂商切入云平台的公司,比如古北电子、庆科等,第三类是纯粹客观第三方的云平台公司,比如云智易、机智云、Ablecloud、Ayla、智城云、氦氪、涂鸦等。

三、物联网发展历程

1.首次提出与含义扩展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Kevin Ash-ton教授首次提出物联网的概念。这所学校建立了“自动识别中心(Auto-ID)”,提出“万物皆可通过网络互联”,阐明了物联网的基本含义。

早期的物联网是依托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事实上,物联网正经历从硬件、传感等基础设备向软件平台和垂直行业应用升级,迈入发展第二阶段。

(注:上图是某研究机构给出的物联网发展阶段图)

2.第一阶段

1999年到2015年物联网的普及是先从硬件开始的,比如最早的RFID,以及前几年比较热的可穿戴设备等,都受益于硬件的快速迭代。

但和软件相比,硬件具有几大劣势:

其一,硬件的迭代速度远不及软件;

其二,硬件产品的试错成本高,而软件可以不断修改Bug;

其三,硬件产品一旦投放后没有市场,投资回报率近乎于零,而软件的代码则可以另外复制使用。

因此,很多物联网创业型企业的首个产品交付周期大概为18~24个月,要远高于软件或者互联网创业企业。

3.第二阶段

2016年到2020年(结束时间不确定):2016年以来的技术创新开始转向软硬件一体化,比如VR/AR、无人机、智能驾驶等,而这些产品应用的创新点在于智能化,物联传感技术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这将可能会带动物联网产业链的提速和升级

麦肯锡的研究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指出物联网现在介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包括一些巨头在内的企业的关注点开始出现分化,有一些公司关注的重点在基础设施模块,例如连接设备,感应器和其他物联网设备,而另一些公司则专注于物联网应用软件、平台、数据分析与处理和信息安全等。

四、最新动态

根据方正证券的研报,金牌顾问可以看到以下的最新动态:

1.各大环节的公司细分市场

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无论是以华为、中兴、爱立信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还是以高通、英特尔为代表的芯片商都通过细分行业来寻找商机,在新的垂直市场服务上持续发力

2.最有可能突破的技术是扩宽NB-IoT

增强型的移动宽带最可能在近期爆发这个阶段主要以拓展移动宽带覆盖为主。由于这部分是现有4G的扩展,因此更容易完成。而后两者才是5G内容的关键核心,在后两个阶段,5G将会带来技术上的突破,也即现在所说的智慧城市、物联网乃至VR/AR等技术的实质性进展。而这些技术在目前为止所遇到的瓶颈将有可能随着5G技术到来迎刃而解。

3.未来行业态势在于联盟

整个信息技术领域都在通力合作,可预见未来芯片企业、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企业(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社会服务商(平台供应商)等组成的联盟会更多,会更趋向紧密化

五、兴起之下又有隐忧

经过观察与调研,金牌顾问可以看到以下风险:

1.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其实这还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个东西目前还是中产和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在用。

2.新技术应用的风险

新技术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涉及到法律、道德的问题,尤其是隐私这一块,必须要让用户觉得使用物联网是一件安全的事情。还有,智能化会不会因为技术故障失效?这个问题也很严重。

3.资本投资低于预期

这个相对容易理解。毕竟这个产业发展还是太新了,不错物联网今天已经不再是谈资,但是相比于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而言,物联网还是一个比较泛泛的概念。如果短期内看不到收益,一些环节上的研发资本可能会被缩减。

金牌顾问分析师:赵义宁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