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掘墓考古,仅看墓前一样东西,墓主人身份便略知一二

考古,是一门学问,主要是指寻常古人留下的实物遗存,并根据这些遗物推算,研究当时古代人类的历史,考古最主要的就是找到古人的遗物,而古人的遗物大多数都被人收藏了,没被收藏的,基本都陪古人长眠于地下。

要进行考古这门学问开展,或多或少需要进行一些古墓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古人的遗物,进行研究分析,那么问题来了,中华从秦始皇开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古人成千上万,总不能一个个去掘墓找遗物吧,其实考古学家,可以从墓外一样东西,判断一个墓值不值得挖。

大家都知道,古代封建社会,分为三六九等,身份最高的是天子,最低等的是庶民,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礼仪制度,不仅仅针对活着的人,死去的也一样。古人逝世后,皇帝死那就驾崩,平民死就叫做死而已,因为身份不同,死后所进行的仪式也不同。

考古学家发现,在西汉之前,许多墓地前都会种上柏树,而西汉之后,古墓前也有种树,但种的树是有区别的,有松树、柳树等等各不相同,为什么墓前会有这些树呢?这还需要从古代一个传说故事说起。

相传远古时代,有个叫魑魅的怪物,异常可怕,它专门找人的尸体而食,古人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上任何一根毛发,都来自于父母,生前不能损毁,死后也不能动分毫,而魑魅却来盗尸而食,当然需要阻止它。

当时有人说,魑魅一场凶猛,常人都斗不过它,但它也有软肋,就是害怕老虎跟柏树,后来人们便常常是墓前放上石老虎,同时种上柏树,这样就能抵制魑魅的入侵。当然,这样的传说有几分可信度呢?不得而知的,按墓前种柏树这一风俗,还是被流传了下来。

西汉之后,汉武帝开始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按照儒家的说法,地位高的人,死后墓前应当多种树,地位低的人则该少种树,天子作为最高人物,墓前该种松树,诸侯王孙该种柏树,平民百姓应种柳树,以此类推。

随着历史的发展,墓前种树这一习俗,逐渐被淡化,后来也不分什么松树柏树柳树了,直接都种松树,不过历史上还是有一段时间,根据墓主人的身份贵贱,种植不同的树,正因为如此,现代考古学家,可以通过墓前种植的树,大致判断出墓主人的身份高低。

古墓前种植的是松树,那么可以猜测墓的主人身份不错,可以进行挖掘,倘若墓前种植的是几颗稀薄的柳树,甚至没有树,这大多数是平民百姓的普通墓,不值得深挖,浪费时间而已,当然这只是一种大致判断方法,不可完全当成考古的依据。

现代也有人说,古人讲究入土为安,考古掘墓会不会对古人不敬呢?其实不是的,历史学家们考古,是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研究,不会对墓地进行破坏,倘若为了私利而盗取墓中宝物贩卖,就是违法的了。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