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运漕镇历史悠久、相传夏禹治水“凿东关石梁为渡漕”

含山县运漕镇历史悠久。相传,夏禹治水"凿东关石梁为渡漕"时,这里就有了自然的河流,当时只不过是一片汪洋中的土墩,几经流砂淤积变化,逐步形成为"蓼花洲"。

建置之始可上溯至魏晋时期。东晋时,称蓼花洲,后又称中闸、漕川。因东汉末年,曹魏领兵伐吴而欲"四越巢湖",为军事所须,遂自巢湖向东开挖濡须河。东吴孙权为了抗衡曹军,在运漕东侧约十公里处,又凭借山势而设东关、西关两关,以致"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水镇运漕,既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又成吴军粮草辎重的基地,凭此才不断凝聚起人气,并加速了一方商贸与文化的发展。

史称,三国吴·赤乌年间,道教曾于镇上建造了三元观,香火一度鼎盛。《康熙含山县志·卷第五》又载:"运漕河,县南八十里。《元和(州)郡县志》云:梁侯景乱(太清二年八月,即548年),王僧辨军次芜湖,景将侯子鉴屯兵梁山,以捍御运漕,故名。"循此可知,运漕之名最先见诸史册者,当在公元六世纪中叶即548年,至今已有1461年(亦说运漕镇得名始之于明初)。

镇内名胜古迹较多,有万年台、东岳庙、三台阁、正觉寺、西徕庵、圆通庵、水阁凉亭、明代巢国公华高墓、藏书楼、百子桥、晏家桥(北魏曹操部将点兵桥)等。此外,还有天主堂、福音堂、同善堂、清真寺、无极道等宗教活动场所。这些文物古迹除正觉古寺为唐贞观二年(628年)所建,其余均建于明末、清朝和民国初年。(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