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战略上是一条龙,战术上是一条虫

“玄德忠厚似伪,孔明多智近妖。”

在演绎史上,蜀相诸葛亮从来是个被封神的人物、大智奇谋的化身。在现实历史中,无论唐朝或是宋代,由史官一致遴选官方供奉的武庙中,诸葛亮均入选“十哲”,位居管仲、乐毅之后。

然而史实果真如此吗?本着尊重史实的角度,我们首先得承认诸葛亮是一代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

无论隆中天下三分,还是联吴抗魏,扶持兵微将寡的刘备终成一方霸主。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今犹在,历史地位不容置疑。

在这里,我们想讨论的只是他的军事才华,实际指挥战斗的战术能力是否如传说中那般“料事如神”呢?

天下三分以前,诸葛亮仿佛真如演绎史所刻画地“神挡杀神”,动辄以数千残兵弱将大败曹魏数十万兵马,“天下事尽在吾彀中矣。”

然而天下三分之后,入驻成都,兵强马壮,一人主政,万众心同。有稳固地盘,有源源不断的兵源、粮草供给基地。即便少了关张万人敌,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川中血性男儿辈出。况且,只要能“不拘一格降人才”,蜀汉名正言顺,天下英豪必趋之若鹜。

蜀汉坐拥天府之国,即便比不上曹魏之雄壮,东吴之富庶,但以非屯新野、走樊城、亡夏口之时可比。且当时诸葛亮就以一己之谋,屡挫曹军。之后六次用兵,却只有两次打出祁山,四次则是魏国入侵,蜀国防守。

由此,不免让人生疑,诸葛亮临阵指挥能力真的行吗?诸葛亮自隆中出山,遂已拜为军师,那时候关张未服,刘备也心存大志。诸葛亮排兵布阵至少多有掣肘,必须要考虑众将意见。

那时他指挥若定,屡屡以少胜多,以弱克强。除了本身的谋略,另一个原因是魏国众将并不了解诸葛亮的反其道而行之的用兵之道。因为对对手不熟悉,魏国诸将多有受挫。

但诸葛亮不一样,曹仁等早已成为世之名将。诸葛亮猫在隆中,其实早有入仕的念头,自然网罗信息,定点分析是必然的。所以,出山时打过几场出奇之战。之后,诸葛亮坐镇军营大帐,几乎都是战略部署工作。

直至六出祁山,事必躬亲,战略战术全凭一人决断。是骡子是马,这时候才真正看得出来。

《魏略》记载:“亮自以有众数万,而昭兵纔千余人,又度东救未能便到,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云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磨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堑,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亮无计,救至,引退。”

这里记载的是诸葛亮三出祁山,包围陈仓,与陈仓守将郝昭的一场历时20多天的陈仓攻守战。诸葛亮领兵数万,郝昭只有一千来人马,又没有援兵。数十倍于敌,历时弥久,却不能攻克。实力对比如此悬殊,诸葛亮临阵指挥的本事可想而知。

不是三国死忠粉,只怕连郝昭之名都未曾听说,更别谈记得他还有其余功绩。之所以能克制诸葛之谋,跟诸葛亮当初抵抗曹仁一样,只不过是提前研究了对手的惯用手段,早作准备而已。

而此时,诸葛亮已名扬四海,成为了他人研究的对象,所以一旦他江郎才尽,临阵作战自然屡屡受制。诸葛亮又没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果敢,有统帅之才,无战将之能。然而,不管能不能胜任,诸葛亮把所有军务一肩承担。致使越到后期,越屡屡受挫,六出祁山,寸土未得。

张良谋略,韩信点兵。诸葛亮如子房一般,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家,但他确实没有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才能。

三分天下,其谋不可不谓盛也;六出岐山,其志不可不谓坚也。世人以为后蜀式微,在于诸葛不会培养人才,以致“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囧局。

其实,完全是诸葛亮太相信自己的能力,战术跟不上战略所致。在战略史上,他是一条卧龙;在战术史上,他只是一条虫。

所幸,他把自己累死在任上,赢得千古身前身后名。假使他长寿,一直将权力拽在自己手里,只怕他将亲自见证蜀国的灭亡!

本文由【公众视野&趣史曰】发布,2017年3月17日。欢迎订阅、评论,喜欢请收藏、转发!谢谢!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