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闫"不一样 从银行取存款碰上难题

3月25日,太原市民闫女士@4286666:

最近家里有人得重病,我就去银行准备把一个定期存款取出来,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当时存款时写的姓"阎",而我自己现在的身份证是姓"闫",由于姓氏同音不同字,导致钱取不出来。最后经过一番折腾,终于取出来了。

上周五,我去五一路一家银行取钱,工作人员说没法取,告诉我是因为"阎""闫"不一致,如果想要取钱,必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我今年60多岁了,在1987年申请办理身份证时,在"申领人签字"的表格填了"闫",可是身份证发到手里的时候,变成了"阎"。跟我一起领证的哥哥,同样被写成了"阎"。由于当时不太在意,所以也就没改,10年前存款的时候,使用的就是这张身份证,也就是姓"阎"。后来,我把户口簿丢了,在补办户口簿的时候,我又换回来了本来的姓"闫",却没想到就是这次"换姓",给取钱带来了麻烦。

于是我去了一趟派出所,户籍民警表示,他们经过查询,我的户口上一直都是"闫××",从来没用过"阎××",所以无法开具证明。随后,一家人都帮我想办法。我侄子找来我哥的身份证,仍然是误用的"阎"姓。于是,我们找到了我老父亲曾在1950年领到的太原市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上面显示哥哥、爸爸都是姓"闫",这下可算找到了依据。随后我又去银行,把这些证据提供给了他们,银行方面非常负责任,经过调查、取证,确定我就是他们所登记的"阎××"后,才同意让我取走存款。

我就想说,身份证上的每一个字都不能马虎,谁知道啥时候会遇上问题呢。

本报记者 宋俊峰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