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平台地方整改 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继广东和厦门等地公布网贷机构监管细则之后,近日,有多位北京地区网贷机构负责人告诉笔者,其所在的平台已陆续收到了当地监管部门发来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事实认定及整改要求》(《要求》)的通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要求》也被业内视为迄今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监管措施里最为严厉的一次。可见,地方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是没有最严只有更严的!

据介绍,《要求》全部条款细化多达148项,不过,每家平台整改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据网贷天眼研究院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7年2月28日,北京地区累计平台数量达594家,其中累计问题平台255家,在运营平台为339家。

对此,网贷天眼有关负责人表示,《要求》对2016年8月24日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中的重点条款进行了细化分解,详尽列出了涉及违规的不同具体情形。同时,《整改要求》还为网贷平台划出了三条"红线"。一是不能自我增信,任何形式都不行;二是不能证券化和打包债权;三是不能卖理财产品。

"《要求》不仅封杀了各种承诺保本保息的风险准备金、备用金,还明令禁止网贷平台对接金交所、小贷公司、保理公司和典当行等的资产。这对很多平台来说等于彻底断了'口粮'。"该负责人如是说。

行业的人都快急死了

当天,北京一家网贷平台负责人对笔者表示,目前,行业的人都快急死了。

"原文我们只是看了眼,文件都没让我们拿走。"该负责人称。"第一批收到整改通知的平台都提交了整改方案,但是现在还没有收到反馈意见。"

"说是每隔15天要提交整改进度,可是没有收到监管部门的反馈,下一步怎么整啊?大家心里都没底,也担心整改后,又有新的变化。"该负责人不无忧虑地表示。"我们也特别期望监管部门能有进一步明确的规定,究竟怎么整改?具体标准怎样定?还有,信息披露内容应该披露到何种程度?等等。"

对此,另有一家北京平台负责人也称,说实在的,毕竟市场的真实需求,风险可控,监管合规,这三个环重合部分才是行业生存的地方,按照地方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是不是有些圈得过小?

"个人认为,监管最好不要过多限制市场需求,市场真实需求宜疏不宜堵,否则,也堵不住,势必将这种需求打回民间地下状态,风险更高社会成本也增加不少。"该负责人如是说。

针对《暂行办法》第十条(一)规定网贷机构不得"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这一点,《要求》明确了三类整改情形,分别包括自身在平台上融资;关联方在平台上融资但未予充分信息披露;变相为自身融资(如:以股东、高管、实际控制人及其近亲属、公司员工等名义进行融资,由平台自身使用等情形)。

此外,对于网贷平台存在使用风险准备金、备付金、服务质保专款、关联担保等方式向投资人提供保本保息服务的普遍现象,《要求》也明确指出,承诺保本保息、代偿均属违规行为;风险准备金、备付金等各种担保本息的形式均违规;与平台为同一实际控制人的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也属违规。

同时,《要求》还列举了两种主要的期限拆分和错配情形需要进行整改,即借款人借款期限拆短或短期配成长期,借款期限和投资期限不匹配;通过打包散标或债权转让进行期限拆分或错配。

值得一提的是,《要求》除了严禁网贷平台不得自行发售理财产品外,还禁止平台代销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种金融产品,也不得以链接形式导流并收取佣金。

不仅如此,除了封杀各种债权转让之外,《整改要求》还明确指出,网贷平台不得对接金交所、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保理公司、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的产品。

前述网贷天眼有关负责人认为,这一条对平台来说极具杀伤力。这意味着,网贷平台未来在资产端将受到严格限制。不仅去年下半年很多平台蜂拥进入的金交所模式被紧急喊停,而且以往网贷平台将线下业务线上化的小贷、保理、典当行等模式也将遭到封杀。

平台合规成本高昂

毋容置疑,如今对网贷平台而言,合规成本是一项极其高昂的成本。业内人士预计,届时,大量平台将会因为没有合规资产而不得不退出市场,剩下的平台交易规模和活跃度或将下降。

对此,深圳一家平台负责人对笔者表示,各项监管细则出台以后,也迫使平台在合规上要力争达到合规。

"一旦平台不能做到合规的话,比如说绝大多数平台都已经备案了,你这个平台没有备案,投资人会因此觉得平台可能风险极大,从而导致从平台撤资,继而产生连锁反应,造成经营越来越困难,最后导致不能实现良性的退出,甚至有可能引发恶性事件。"该负责人称。

但该负责人亦直言,无疑,合规也是需要一个比较大的成本的。"具体到平台而言,所有的业务模式不能为了合规而合规,像我们平台也有一些大的标准,如果为了合规把所有的业务全部挤在个人20万元、企业100万元这个狭小的范围内,而且在深圳这个地方,首先我们就不能干房贷,跟房产有关的事都不能做。"该负责人表示。"还有,有些平台为了应付合规就挤在消费金融这个领域,一上来马上被诈骗团伙搞了几千万,这种窟窿烧了以后,这个单究竟是谁来买?"

在该负责人看来,从一个内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其实合规需要一个平衡。"你要做合规,那你可能会牺牲一些东西,有可能是平台的利益,甚至是投资人的利益。举个例子,从限额上来讲,如果传统的一个团队做的业务是房贷,他擅长做这个,擅长把控风险,能把这个业务做好,结果现在要求限额,他就必须谋求一种转型,不做房贷,做别的业务,别的业务不熟悉这个风险是不是就暴露出来了,这个实际上也是带给投资人的风险。"该负责人称。

同样,资金存管也是。所有互联网金融的企业从协议签订到系统的对接,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做不了上线的,而且上线以后也要重视用户体验。"所以我们觉得整个资金存管这一块,如果说用户体验很长,最后把用户全部得罪了,虽然是平台向合规上迈进了一步,但是个人觉得可能得不偿失。因此,宁可慢一点,也要稳一点。"该负责人认为。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