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我们做每笔单子 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3月23日,2017年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京东金融CEO陈生强在“金融科技(FinTech)”分论坛上对京东金融的业务发展、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陈生强表示,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一个渠道的拓展,金融科技是一个技术上面的革命。在陈生强看来,金融科技跟科技金融的区别在于,金融科技是为了金融机构去服务的,科技金融,则更多的是用科技的手段为自己去做业务,例如说电子银行部,可能更多的是一个科技金融的概念,而能够做到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增加收入的方式,才叫做真正的金融科技。

​他提到,在新的技术手段下,京东金融的模型实际上前期投入的资金量是巨大的,包括数据,包括系统的搭建,京东金融做每一笔单子,现在成本几乎等于零,这种模式实际上真正意义上是普惠金融的模式。

以下是陈生强发言实录:

陈生强:我是京东金融的陈生强。我们基本上2013年10月份开始正式成立京东金融,历时三年多,从最开始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然后财富管理、众筹,包括保险、证券,包括支付,一共搭建了七个板块的业务。前面三年我们用数据用技术来为我们自己做业务。去年底开始我们成立了第八个业务部门,叫京东科技事业部,这个事业部的核心,实际上把我们原先积累的一系列的能力,输出给金融机构,跟金融机构合作,以后我们将更多的把自己做的金融业务,变成为金融机构服务的一系列的业务。所以总结来讲,实际上前三年我们用科技的手段,为自己做金融业务。未来我们将用我们在,在现有的基础上,现有的一系列的技术能力服务于金融机构。

这里面提到了三个概念,一个是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一个是金融科技的概念,还有科技金融的概念,可能我们需要先去了解这三个概念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以及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定义这三个概念。从我们的理解来讲,我们觉得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一个渠道的拓展,而金融科技是一个技术上面的革命,就以往实际上大家说互联网金融的时候,都用互联网作为一个销售渠道来卖金融的产品。而金融科技,实际上是用大数据,用人工智能甚至用区块链的以色列的技术,实际上是去设计产品。设计金融产品。所以这个相当于不是单纯只是一个渠道的概念,我们觉得金融科技实际上也囊括了,渠道只是它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而通过金融科技,把以前一些做不了的事情能做了,或者是以前做起来成本很高的项目,传统方式很难实现,而金融科技可以帮助这个东西的。

第二个再讲一下金融科技跟科技金融到底是什么区别。我们定义这个东西,实际上金融科技是为了金融机构去服务的。而科技金融,更多的是在说,我用科技的手段,为我自己去做业务,例如说电子银行部,可能更多的是一个科技金融的概念。所以可能需要先把这三个概念有一个定义。

所以我们对于金融科技的定义是说,尊崇金融的本质,我觉得这三个概念,不管是哪个概念都需要先尊重金融的本质,以数据为基础,技术为手段,为传统金融服务。能够做到帮助传统金融机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增加收入的这种方式,才叫做真正的金融科技,而不是说就像刚刚马行长说的很多公司,互联网公司转身一变就叫金融科技公司了。这一定是有基础的,而这所有的前提条件是数据加技术。

拿我们的业务来比,我们的消费金融业务白条,白条我们实际上已经运用到了三万个变量,如果单纯用传统的技术,根本实现不了。所以我们这里面一定会用到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才能实现三万个变量,用这三万个变量,为中国两亿人做了评分。这样实际上我们发放每一笔贷款的时候,不要做任何的人工审核了,机器就把款放出去,边际成本实际上等于零。但是我要做这个业务,前期的投入是大量的,要大量的机器投入、系统投入。这个是一个维度,包括还要搭建的,反欺诈系统、反洗钱系统。最后才能真正可以做金融这个业务。否则这个业务,金融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收入当期性,风险滞后性的行业,风险是越往后累计越大。

现在这个时间点,技术进步了,科技的积累,已经让金融科技这个行业变得可能。而且确实来讲,中国在这一块,也具备一定的优势。因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很完善的。所有这些东西不能忘了一个基础,金融的本质,这个还是核心的基础,风险定价一定是核心的基础。一定要把这两个做好了,不管你叫互联网金融公司还是科技金融或者是金融科技公司。

就像刚刚讲的,到底什么叫金融科技,实际上金融科技的核心,它更多是为金融机构做服务。这里面实际上不存在什么冲突的,举个例子来讲,前几天,银监会的一个副主席到会议小组说,这一块普惠金融,应该是银行业需要去大力发展的。但是普惠金融来讲,传统的方式来做,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几乎做一单,赔一单,放一单贷款五千块钱,这个人力的成本的投入,坏账率也比较高。这个业务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用传统的方式来做,根本不经济,所以很难做下去。因为商业模式根本不成立。

在新的技术手段下,我们的模型实际上前期投入的资金量是巨大的,包括数据,包括系统的搭建,我们做每一笔单子,现在成本几乎等于零,这种模式实际上真正意义上是普惠金融的模式,而以往是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

举几个例子,我们从开始到现在,累计给超过10万的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超过2500亿,为农村人口放贷额度累积达到400亿,帮助了4.2万贫困人口得到金融服务。而且我们实际上精准到每个人,我们目前的系统是可以做到不同的人,应该是获得不同金额的贷款,以及不同的贷款利率。例如我贷款,可能是五个点的利率,贷五万块钱。像马行长可能只需要四个点的利率,可以贷20万块钱。就是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险定价。这个是核心。因为做到这一点,才可以使变动成本等于零,只有成本几乎等于的零的业务,才有扩展性,否则很难实现。这种情况下,科技金融公司,跟传统金融机构,应该本质上是合作的,而不是对立的。

文/王若林 岳嘉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