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城市影院偷票房花样多
- A+
- A-
《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电影主管部门开出了第一张罚单,通报处罚全国326家偷漏瞒报票房的影院,其中瞒报金额超过100万元的多达63家,情节特别严重。在整个罚单中,偏远地区城市影院成为重灾区,他们是怎么偷瞒票房的?主管部门又会用何种方法去堵住这个漏洞呢?
一位曾在偏远地区影院工作的管理人员介绍,五六线城市偷票房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因为地区偏远,监察力度不够;其次,小城市有很多影院是私人老板所有,偷票房来钱很快;另外就是模仿,因为此前也很少有惩罚措施,所以别人偷我也偷。偷票房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就是用双系统,一套系统与国家票房监控系统联网,而另一套票房系统是影院私下设置的,虽然也能出机打电影票,但票房不上报,就可以被影院私吞;另一种方法是按最低票价出票,但是要求消费者加钱换3D票、特殊厅等,加价部分不计入票房;第三类是结构票,买影院的卖品,送票,卖品收入不分账,自然都落入影院口袋。
升级后的国家电影数据平台将为电影市场监管及常态化的数据比对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此次通报之后,主管部门对影院票房数据的核实工作还将持续展开。电影局市场处负责人表示:"'电影法'的颁布实施为打击偷漏瞒报票房提供了法律依据,市场监管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希望电影院的经营管理者破除侥幸心理,严格学法遵法守法。此外,虚报票房、票房注水,及所谓的'幽灵场'也是我们市场规范的重要内容。"新报记者 张钢
娱乐阅读排行
-
28 阅读 2017-03-27 10:54
-
20 阅读 2017-03-27 10:54
-
20 阅读 2017-03-27 12:29
-
20 阅读 2017-03-27 12:30
-
13 阅读 2017-03-27 10:54
娱乐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17-03-27 12:30
-
8 阅读 2017-03-27 12:29
-
20 阅读 2017-03-27 12:29
-
3 阅读 2017-03-27 12:29
-
6 阅读 2017-03-27 12: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