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边缘》拒绝行活儿
- A+
- A-
因为有喜欢挑战高度的编剧,更因为有文章这个被剧组人称"最thug"导演,《剃刀边缘》成了一部没有行活儿的剧。
因为有喜欢挑战高度的编剧,更因为有文章这个被剧组人称"最thug"导演,《剃刀边缘》成了一部没有行活儿的剧。
编剧不要行活儿
设计越难越好
《剃刀边缘》除了围绕共产党特工"剃刀"展开核心剧情,也着重表现了小人物在革命年代的成长。
剧中,文章饰演的伪满洲国小警察"许从良"一角,表面上是油嘴滑舌的流氓地痞形象,但其骨子里有股执拗的认真,他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个被编剧形容为"韦小宝"式的人物,在险恶的内部斗争中凭借自己的机智躲过了一个个致命的陷阱,同时也收获了成长,坚定了信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编剧余飞曾担任过《重案六组》、《永不消逝的电波》的编剧,另一位编剧许伟才是悬疑小说家,他创作的推理悬念小说《江湖特工》获得新浪第五届原创大赛铜奖。《剃刀边缘》对于两位编剧来说,是擅长的题材。
但两个人不愿走谍战剧寻常路。《剃刀边缘》基本以五集为一单元,每个小故事之间环环相扣,不仅故事节奏偏快,而且编剧偏爱营造紧张氛围,将主角置之死地,但一次次又死里逃生,这样,人物骨子里的真诚和智慧才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余飞说,先设置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后去找一个特别办法去完成这个任务,从而将各个人物相互串联起来。"这种设计很难,但我们就是做这个的,想尽力达到这样一种高度。"
拍摄不要行活儿
工作人员都崩溃了一回儿
高金玺是《剃刀边缘》制片人,他直言,"文章苛刻到令人发指",因为他大到剧组整体的置景调度、小到演员服装的尺寸,每一寸长短的修改都亲自过目,标准从不妥协,"标准是1到7,就是1到7,绝不能少了1或2。"文章最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戏是我的命,谁都不能拿这个开玩笑。"
因此,剧组工作人员都经历过一次崩溃的洗礼。文章经常收工后开始统筹剧组工作,刚把统筹的工作人员放走,又一个个找第二天有拍摄任务的演员聊戏。极大的工作压力让文章时常在现场控制不住情绪发飙,大吼大叫、暴跳如雷,被剧组人称"最thug"导演。也正因为导演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来的结果令人惊喜。"可以说,合作初期的崩溃到最后,已经成为了一种钦佩。"高金玺如是说。
演员不要行活儿
很压抑很幸福
《剃刀边缘》里不少主演都是文章的熟人,比如马伊琍、高鑫、芦芳生,但这次合作,每个人都表示被虐到了,戏里戏外都压抑。
马伊琍刚进组的第一天就遭到文章的当头一棒,因为她凭着丰富的表演经验,下意识地选择以往的表演模式去把握人物基调,这在文章的眼中就是"行活儿",完全不能容忍。马伊琍压抑得前20天瘦了5斤,没有食欲,每天失眠,梦里面都是戏。
高鑫和文章在私下里关系挺好,但在现场,他也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人总有偷懒的时候,差不多就得了,但是在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觉得今天这条还可以,到了他那儿,不对啊,再来一个,不准确,差不多了,再来,这个比较压抑。"
和文章有过交情的芦芳生,没想到现场文章跟他一点儿情面不留,"苛刻到太要完美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眼神都要做到。"还对他发火,"你能感觉到他那个火越来越大,刚开始,再来,再来,再来,再来!导演我知道了,导演我知道怎么演了。"
但一开始表示压抑的高鑫,后来没戏也到现场呆着,陪着导演熬夜,他说自己来学习,看其他演员的表演,看导演导戏。在东方卫视开播发布会上,被文章虐得很压抑的演员,居然都表示很荣幸、很幸福。正如马伊琍所说,"如果这个坎能过去了以后,可能就会到一个新境界;人只有被否定了,才有可能重新打开一种新的创作方式。"
初审编辑:
娱乐阅读排行
-
28 阅读 2017-03-27 10:54
-
20 阅读 2017-03-27 10:54
-
20 阅读 2017-03-27 12:29
-
20 阅读 2017-03-27 12:30
-
13 阅读 2017-03-27 10:54
娱乐热门推荐
-
2 阅读 2017-03-27 12:30
-
8 阅读 2017-03-27 12:29
-
20 阅读 2017-03-27 12:29
-
3 阅读 2017-03-27 12:29
-
6 阅读 2017-03-27 12:2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