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设论文门槛,高校不应装糊涂

进入3月,全国各高校陆续发布自主招生简章。记者发现,90所自招试点高校已发布的招生章程里,有近半的大学将"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列为自主招生报名资格条件之一。论文买卖市场"盯上"了自主招生人群,有高中生不惜花上千元买省级刊物版面,甚至还雇人代笔。这块自主招生的"敲门砖",沦为奇特的论文买卖产业链一环。(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有需求自会有供应方,这对于市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规则。论文,在很多人看来只有高校或某些科研领域才有的门槛,然而没想到在自主招生中,居然对于高中生也有发表论文的条件。虽然不是唯一,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其实,买卖论文倒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因自主招生催生出的高中生买卖论文市场倒不多见。按理,自主招生是为那些特长生敞开大门的,在选拔制度上有着一定的科学性,但从目前记者统计来看,90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中有67所高校已出台自主招生方案,约有半数院校的自招简章里,"发表论文或文章"几已成为申请的标配条件。

高校设置此条件的初衷是好的,想通过设置这个门坎,限制自主招生报名人数,能够一针见血地考察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但仔细想想,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对知识的摄取、消化、吸收,而不是研究、创造、创新。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眼里,只要能够"凑够"条件,挤进自主招生的大门,难保不想法设法、不惜重金,找熟人、寻刊物、上版面,从而让自主招生拼实力演变成拼父母、拼关系、拼门路。

可想而知,这种变异的论文发表不但有违自主招生"选拔符合本校特色的学生"的初衷,更会助长学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学术造假的歪风,并成为某些刊物新的生财之道。

多年来,高校深受以论文论英雄的选择制度之害,滋生出论文造假、学术造假,一度达到"谈论变色"的地步,备受学术界和社会民众诟病。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自主招生依然设置"论文"这一项,而且还是针对高中生而设,就真的颇令人费解了。

鉴定一个学生的品德和特长真的有那么难吗?非要以论文论英雄?高校应该要明白所要招什么样的学生,更要靠自己"眼见为实",靠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考查察学生,进而给出综合的录取意见。如此,既不失高校科学严谨的作风,更能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求真务实的好形象。这点,高校不会不明白,只是不应再继续装糊涂。

文/谢晓刚

进入3月,全国各高校陆续发布自主招生简章。记者发现,90所自招试点高校已发布的招生章程里,有近半的大学将"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或论文"列为自主招生报名资格条件之一。论文买卖市场"盯上"了自主招生人群,有高中生不惜花上千元买省级刊物版面,甚至还雇人代笔。这块自主招生的"敲门砖",沦为奇特的论文买卖产业链一环。(3月25日《北京青年报》)

有需求自会有供应方,这对于市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规则。论文,在很多人看来只有高校或某些科研领域才有的门槛,然而没想到在自主招生中,居然对于高中生也有发表论文的条件。虽然不是唯一,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其实,买卖论文倒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因自主招生催生出的高中生买卖论文市场倒不多见。按理,自主招生是为那些特长生敞开大门的,在选拔制度上有着一定的科学性,但从目前记者统计来看,90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中有67所高校已出台自主招生方案,约有半数院校的自招简章里,"发表论文或文章"几已成为申请的标配条件。

高校设置此条件的初衷是好的,想通过设置这个门坎,限制自主招生报名人数,能够一针见血地考察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但仔细想想,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对知识的摄取、消化、吸收,而不是研究、创造、创新。

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眼里,只要能够"凑够"条件,挤进自主招生的大门,难保不想法设法、不惜重金,找熟人、寻刊物、上版面,从而让自主招生拼实力演变成拼父母、拼关系、拼门路。

可想而知,这种变异的论文发表不但有违自主招生"选拔符合本校特色的学生"的初衷,更会助长学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学术造假的歪风,并成为某些刊物新的生财之道。

多年来,高校深受以论文论英雄的选择制度之害,滋生出论文造假、学术造假,一度达到"谈论变色"的地步,备受学术界和社会民众诟病。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自主招生依然设置"论文"这一项,而且还是针对高中生而设,就真的颇令人费解了。

鉴定一个学生的品德和特长真的有那么难吗?非要以论文论英雄?高校应该要明白所要招什么样的学生,更要靠自己"眼见为实",靠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考查察学生,进而给出综合的录取意见。如此,既不失高校科学严谨的作风,更能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求真务实的好形象。这点,高校不会不明白,只是不应再继续装糊涂。

文/谢晓刚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