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升级是为了修BUG、补漏洞?但也可能跟你想得完全不一样

2003年的时候,家里组装一台电脑,用着当时Intel最新的奔腾4处理器,系统是经典的win XP,空当接龙、扫雷单机游戏想玩就玩,Word、WPS、金山词霸办公学习够用了,插上家里的电话线上网,网易新浪搜狐想上就上。还能到各个论坛各个CD店里,去淘各种各样的精简系统盘、个性定制界面、扒一堆盗版软件玩。

当时感觉特得意,琢磨着这辈子都不用再换电脑了!

故事的结局大家也很清楚,五年的时间里,网卡、声卡、内存条就全部升级了一遍,等到智能手机出现的时候,因为上大学、工作、租房、打游戏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就不得不买新的电脑了。

随后一路从台式机换代到笔记本,笔记本再升级到大尺寸液晶屏的台式机,到现在用了三四年的MacBook Air也该换新了!

于是业界的安迪-比尔定律便不胫而走,这一定律的意思是:Intel CEO安迪·葛鲁夫提供什么样的硬件性能,微软CEO比尔·盖茨就用更臃肿的系统软件来吃掉这些性能!然后逼迫用户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升级软硬件。到现在安迪·鲁夫与比尔·盖茨早已多年不坐CEO位置,可见这一定律存活的历史有多悠久!

到了智能手机时代,大家知道了这个套路,便学乖了,电子产品买个中低端的玩着,有新的必要的功能之后,再慢慢升级。

那个年代,系统升级是为了保障基础软件服务

1983年苹果发布了世界上首款采用图形操作界面(GUI)与鼠标的计算机——Apple Lisa,微软的Windows1.0也随后发布,同样采用图形操作界面。

由于Apple Lisa为了美观省去了散热扇、命令行模式,以及9995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0807美元)超高的售价,再加上与微软合作期间泄露了产品研发形态被微软跟进赶上。于是研发时间长达五年之久的Apple Lisa在市场上遭遇惨败。而Windows1.0因为超高的兼容性,能适配老版IBM、苹果电脑,随后与IBM采用Intel8808芯片的廉价小型机一起迅速占领了原本属于苹果的市场。

就算强势如乔布斯,此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马转向!

好在1984年,苹果快速出击,推出了全新改进的具有广泛应用兼容性廉价版产品。Macintosh,终于重新拿回了市场。同时,苹果也推出了周期性的系统更新服务,一直延续至今。等到第一代iPod、iPhone推出的时候,70美元、200美元的起步价令人印象深刻,极为注重产品的性价比。这是乔布斯1983年受到的教训。

同时期,凭借着WPS文字处理设备已经在企业办公市场叱咤十多年的王安电脑,因为不愿与IBM开放的系统标准兼容,同时又无法拿下微软的合作(要知道比尔·盖茨的母亲正是IBM的高管,怎么可能肥水流外人田),在产品的一步步落后下市况愈下,最终于1992年破产。

从此以后,苹果在系统软件兼容性、开发者服务上变得极为激进。苹果优秀的软硬件设计、稳定的产品质量、完善统一的开发者工具包,为了系统安全、软件兼容性,打造的封闭软硬件生态。在苹果电脑从PowerPC芯片精简指令集架构转向Intel芯片复杂指令集架构,苹果一口气推出了跨芯片架构平台的兼容系统版本,为开发者提供了统一的系统接口方便开发。

而微软在智能手机时代转向ARM架构时,因为一直未能统一ARM与Intel芯片架构的系统接口,造成微软WP系统手机平板一直难以获得开发者的支持,已经完全失去了智能手机市场。

苹果对杀手级应用、系统兼容性、开发者工具等基础服务体验上,投入了极大的力量。在Macintosh时代后期,便组建了专门的应用商店、论坛,搭建与开发者交流渠道。苹果产品就已经有了恒定的系统及硬件更新周期,从1983年开始定期举办WWDC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以方便产品的及时推广为开发者提供更好的适配服务。既做到了商务推广,又稳定了产品研发步骤。

到iPod时代推出专门的iTunes商店,iPhone的App Store。苹果产品的更新周期从半年到一个季度,一个季度压缩到两个月,现在又学起中国厂商周更的开发者预览抢先功能。

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苹果软件质量却飞速下滑,忠实的苹果粉丝开始怀念2008年OS X主管伯特兰·赛莱特(Bertrand Serlet)发布Snow Leopard系统版本时,打出的那张“0 new feature”keynote。那时,还是一片积极优化系统性能、提高用户体验的时代。

2004年,Intel CEO克瑞格·贝瑞特Craig Barrett还为了没有达到超频4GHz的目标,而在一次产业会议上面向消费者下跪致歉。当年这些大佬们对技术特有的固执与坚持是当年电子行业辉煌的闪光点。

系统到底是升级了,还是负优化

在用户心目中,系统升级应该是为了让系统软件包变得更小、应用运行更加流畅、补上安全漏洞bug、提供新功能。但到了软硬件系统厂家那里则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对于硬件厂商来说,他们想要通过产品系统升级,与用户获得更多接触,从而卖出更多产品;

对于软件系统厂商来说,则是为了推广最新的软件系统的API接口,从而让软件开发者更容易开发推广维护软件。

总的来说系统升级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顺手给用户带来的好处。

接着,大量的硬件厂商的系统升级只剩下推最新的产品接口,连基础的系统漏洞bug都不乐意补了!这些问题在Android手机厂商中的定制系统里,显得极为突出。

新推出的产品功能系统驱动API接口,都是针对当下最先进的硬件架构来设计的,老旧的、甚至是一二年前的硬件产品都已经不适合这些新功能。这时,听起来令人欣喜若狂的系统、驱动等等升级,其实完全就是负优化了。

最有名的的例子算是显卡的负优化了,作为英伟达2012年发布的图形处理器架构Keplar,因为当时的业界的开发趋势是注重曲面细分能力,所以这一版的架构曲面细分能力、纹理填充都非常强悍。

但等到2014年的Maxwell2016年的Pascal架构,业界开发者已经不再热衷于曲面细分能力去填充出干净细致的人物地图了,开始转向人物毛发运动、运动场景环境氛围的渲染上。就连跑分工具也紧跟这一趋势,专门拉高了运动渲染的比分。

照顾最新产品研发推广的英伟达,根本不可能再去将原来架构的驱动从底层全面改写,于是Keplar架构的性能体验大幅下滑。

所以到最后,一方面用户的网络安全难以保证,另一方面硬件产品又变得臃肿不堪,卡顿的让人难以忍受。

系统升级越来越成为厂商口中的噱头,成为虚假的“免费经济”

在消费电子刚刚诞生之时,消费者所买到电子产品系统都是写死的,所有的软件功能拓展都是由外界的软驱、卡带完成的。这一点,曾经的消费电子大国——日本电子产业做到了极致。随身听的磁带、DV放映机的碟片、游戏机的游戏卡、摄像机的存储卡等等产品,都是这样的套路。

至今日本最后的游戏机产品,还在用着自己独有的游戏卡技术。

除此之外,当年的文字处理器、游戏机、电玩、DV等等都是写死的系统。当1980年代家用计算机出现之后,磁存储技术已经获得飞速发展、机械硬盘容量快速提高,为了支持更广泛的软件功能系统更新才流行开来。也是这一不可阻挡的趋势,促使了王安电脑的死亡。

而日本靠着自己强大的电子产业链,将“游戏卡”模式发扬光大,在美国力推家庭PC市场的时候,日本却在“失去的30年”里将软件产品打包到电子卡片里,推出了游戏机、学习机的形态,随后一路将家用游戏机、游戏掌机一路做大。

而从始至终,游戏卡的模式从未被抛弃过,在整个世界为P2P盗版下载疯狂的时候,游戏卡成了保护版权的最佳形态。

与此同时,微软推出的DAS、DRM软件流媒体版权保护机制则因为无人问津,而无法执行。苹果则采用封闭的操作系统,iTunes商店的模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NAND闪存技术越来越发达,软件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使用也越来越方便。日本厂商又遭受到巨大的冲击。

但不得不承认,不管是任天堂的3DS还是索尼的PSP这些老旧掌机,能用古董级别的芯片流畅运行起3D、VR游戏。当时这些掌机被认为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智能手机,可惜他们用的还是游戏卡。等iPhone出世,靠着低廉的价格,新颖的生态顺利抢走了日本厂商的市场。

而时至今日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无论安卓还是苹果,都是靠着强大的硬件性能,来凑合完成刷新闻、发表情包这样的基础应用。

系统升级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早已经完全变味了。自从小米靠着每周一更系统的模式,搭建起粉丝经济、社群经济,系统更新就变成了花哨、无意义、纯粹的商业推广行为的代名词。

现在,每一次系统更新,我们很难看到厂商们主动修补系统底层漏洞,优化手机提样,有的却是增加进无止境无用的软件功能。无论是整合进系统服务里,还是直接强制安装到手机桌面。

这些系统更新早已经是手机厂商们赤裸裸的赚钱行为。

消费电子市场生态,早已变得极为臃肿不健康,虽然集成度极高的智能手机为我们带来现代化的生活,但他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无穷无尽的吞噬毁灭着各行各业,却无法给出符合产品性能的体验,另一边飞速淘汰旧有产品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可以说,整个电子行业到了再一次被彻底改革的时候了。用户不应该背负着各种商家“免费奉送”的臃肿不必要的需求。可是新的变革是什么样?整个行业还看不清方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或许我们又迎来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时代,期待一款款更有意思的专属设备来创造更多可能。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