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国际思维向世界说明当代中国--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

新华社伦敦3月24日电(记者邓茜 王子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辛广伟日前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今世界非常关注中国,这是中国出版业和文化"走出去"的机遇,要注重用"国际化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积极向世界说明当代中国社会的变化,用细节讲好中国故事。

辛广伟介绍说,人民出版社主要出版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书籍,是全媒体出版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发展变化速度很快,西方读者对于当代中国的变化非常关注。人民出版社介绍为中国改革开放作出贡献的元勋,推介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及出版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致力于介绍和反映中国当代社会,引起了外国读者的关注。"

辛广伟认为,现在是全世界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倾听中国声音的时刻,但如何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他说:"中国出版界要努力成为西方愿意倾听的来源,研究西方思维,做好国际表达,用灵活的方式推介,非常重要。"他以《屠呦呦传》为例,人民出版社对外推介时称屠呦呦为"中国的居里夫人",在摩洛哥推介该书阿文版时请中国医疗队到现场演示,并邀请当地有影响力的政界人物为该书写推介词,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能够让当地社会理解和接受中国书籍以及其中的理念。

对此辛广伟分享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他说,自己曾经出版过一本介绍中国出版业的书籍,"从第一个字开始就注意用西方人的表达方式落笔,要把国情,或者说中国人非常了解但外国人未必清楚的背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注重细节的阐释,用比较的方式有参照性地说明问题,更有利于对方的理解"。

在谈到中英两国出版业和文化合作时,辛广伟认为,英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现代思维的国家,在创意文化、制造业、经济、金融等方面与中国有着密切合作。

" 英国在文化创意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同时他们也很关注中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变化,"他说,"两国出版机构深入合作,对促进两国文化交流,落实'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理念非常有意义。"

此外,辛广伟认为,中国出版业比过去强大了很多。以今年的伦敦书展为例,除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的参展团,中国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中国教育出版集团、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等都在书展上有大的展位,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 参展人数可与美国出版商比肩,参展图书中的外文书比例上升,这些指标性的变化都反映出中国出版业不断发展壮大,"他说。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