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总有一种声音,会让你一听倾心

偶然间听到了箜篌音,铮铮的声音,似呼吸之间,突然波动了心弦。

72根弦,似乎要演尽人们所有的细腻情感。那种幽幽古音,从历史深处传来。演绎东方神韵,令人赞叹。

以前听过箜篌,只知道箜篌之形,不知道其音,今听得演奏,倒让人难以忘怀。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箜篌。

箜篌有着五千年以上的历史。其形状大致有3种: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

卧箜篌与琴瑟相似,但有品,是汉族的传统乐器,盛行于汉至隋唐,宋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形制似与竖箜篌相近,又常以凤首为装饰,因而得名。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竖箜篌是由远古狩猎者的弓演变而来,是伴随着人类最早文明的诞生而诞生的最古老的弦鸣乐器。

弓与尊崇的将军是不可分割的,箜篌更是古代宫廷燕乐的一部分,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竖箜篌秦以前即已在我国新疆一带流行。汉武帝开西域以后,竖箜篌慢慢传入中原。

实际上是东传至中国叫做箜篌,西传至欧洲叫做 Harp,只是近代我们中国人又设定出一个“竖琴”的翻译名称罢了。

箜篌在汉代被列为“华夏正声”,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就用“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来称赞刘兰芝。

唐代宫廷曾出现一位箜篌圣手,他就是梨园弟子李凭,又称李供奉。

元和年间,诗人李贺听完李凭的箜篌演奏之后,写下了流芳百世的《李凭箜篌引》。

当时,李凭弹的是二十三根的竖箜篌,月凉如水,夜静更深,李凭的琴声,消融在了长安城的东、南、西、北,共十二个门。

于是生出那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识破天惊逗秋雨。”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深感箜篌之美,便令宫廷乐师进行仿制,用于宫廷和郊庙雅乐。

盛唐时期,箜篌演奏技艺达至高峰,豪华宫廷中,乐师们弹拨琴弦,或独奏、或为歌舞伴奏,箜篌与诸多中国古老乐器发出的美妙音韵融为一体,让宫中皇室成员和达官贵人们无不陶醉。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盛行的箜篌,又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朝时期的箜篌残品。

由于箜篌的与众不同和尊贵以及备受帝王推崇,它大多只是在宫廷中演奏,久而久之,失去了发展根基,慢慢消失了。

现在,我们只能从国内一些遗存下来的古代壁画和浮雕中,欣赏到古箜篌曾经的形状和风采。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我国音乐界、乐器界的老前辈,开始研发仿制箜篌,希望它雄丽之姿、空灵之音重新走向世人。

1980年4月,第一台箜篌由苏州民族器乐一厂制作完成。称为“雁柱箜篌”。它有72根琴弦,采用筝式柱码,按照C大调音阶排列,达到五个八度。音色明亮,音乐的表现力十分丰富。这件失传300年之久的乐器,今人努力,终得以延续。

箜篌音酷似古筝,但非古筝,古筝醇厚幽远,箜篌浪漫灵动而水润,您能感受到它的声音是温润的,如玉珠滚落,润心养心。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