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青训的选人机制:你的孩子是职业足球追寻的目标吗?

之前在北京举行的"草根青训对话职业青训"论坛,小矮人有幸邀请到了我们熟悉的E妈。E妈作为学球孩子家长对青训有着独特而深入的见解,之前已经发表过一些列文章。这次论坛她又有哪些观察和思考呢?

感谢哈比盛情,使我得以上周末赴京参加哈比青训论坛,此行干货很多,收获满满。更看到好多如哈比团队一样年轻的青训圈内人,他们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好多跨界精英,让我对青训对中国足球充满了希望。

作为球童的家长, 论坛中我最感兴趣的议题是职业青训如何选人?

我汇总了各位嘉宾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华夏青训总监孟总说他们的梯队从U9开始有, 主要从各地基地选材。对年龄小的梯队,他们需要各个位置的孩子没有限制。对大梯队,他们选择孩子基本上是增强补弱,有具体位置要求。

华夏的球探由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和聘请的日本青训教练组成。 老教练们眼光毒辣,主要考核孩子的技术能力, 如盘带拨拉扣、接停传射等基本功, 还有协调、灵敏、柔韧、核心等无球技术。对年纪小的孩子, 他们希望孩子有突出项, 如射门、控球等。

日本教练会考核孩子的心理素质,比如他们有一个跑圈测试, 教练并没有规定跑圈的速度和圈数, 只站在旁边边看,看孩子们什么时候放弃,如何放弃,来进行心理行为考察。

来自国际职业球探组织的谷女士介绍了她在威尔士足协工作的经验, 威尔士足协会组织2~300名孩子参加试训, 并对他们进行录像分析。 挑出来的孩子参加一个5天的训练营再比赛。

这5天中,教练们不仅会观察他们训练比赛的情况, 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交能力进行评估。对于18,9岁的孩子, 还会要求他们自行设计一个训练或者比赛战术,帮助考察他们的球商。

来自英国的Coach JIN介绍了球童考察的四个维度 -- Physical (身体)/ Technical (技术)/ Mental(心理) / Social(社交),他认为考察不同年龄的孩子维度的比重应该不同。

如8-10岁的孩子,应该更关注他在Technical和Social的表现。 另外JIN提到即使在遍布球探的英国也有会沧海遗珠的情况, 这就需要基层教练和家长不放弃地推荐。

北京新梦想的单总和广州哈比的子豪都谈到了正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对青训选材大有裨益。单总他们在积极组建球童大数据资料库, 以帮助职业青训俱乐部有的放矢快速地找到他们需要的人。

子豪介绍哈比在广州同相关机构合作推出DNA基因检测技术, 通过与基因图谱的对比, 不仅可以预测孩子生长发育情况, 骨头关节肌肉的易损程度等生理机能, 还可以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学习能力等进行预测。

这个技术我很感兴趣, 如果能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调整训练,会极大地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不过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基因样本不够多不够全,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重视程度的提高,这些都会得到解决。

针对部分南方球童身材偏矮小, 我提出职业青训队会不会觉得这是个缺陷的问题。专业人士们认为除对个别位置(如守门员)有相对身高要求外, 他们更看重的是孩子的综合能力。

"有脚下走天下",灵动技术型更是他们的至爱。感谢他们的解惑。

总之, 技术好、球商高、情商和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就是职业青训追寻的目标,你的孩子是吗?

本文章精彩的配图由许晨提供,特别感谢!想用我们的文章配上你的靓照?猛戳这里,参加哈比足球青训照片大征集。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