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风花雪月的背后都有乱成一锅粥的努力

如果不看我们私下互相喊话,活动呈现出来的就是完美。但是正因为,平静下面藏着那么多波涛暗涌,才觉得有意思。全球直播太刺激了!

夜晚,做了一场全球网络直播阅读分享会,分享的是一本打动我的童诗,因为译者在德国,所以我们根据她方便的时间把活动安排在周一的晚上八点。

约定好提前两分钟开场,可到八点了还没动静,主持人干嘛呢?我正问,主持人微信说电脑死机了,发那些流眼泪的表情,哎呀给我急的,你有空按表情倒是进去说几句开场语啊。眼瞅着已经八点,我撂下一句,"那我直接开始了",进入活动现场开始白话。

我刚说两句,忽然发现主持人冒出来了,这准是电脑好了呗,可你就在旁边静静地当个美男子不得了,他觉得自己的流程必须走完,所以也没听我上句说的什么,开始重新主持。我一本正经地回忆诗意带给生命的启示,他插一句"欢迎大家巴拉巴拉",我以为介绍一句也就行了,没想到,他跟机器人似的,启动程序关不上了,于是他一句我一句,天上一脚地上一脚。弄得我忽然开始紧张,便条纸上写了很多行提示自己的句子,我都忘了这是哪句对哪句,后来干脆直接把纸给团了,干说。

可算主持人不插话了,我妈忽然敲门问:"你在里边干嘛呢,饭都凉了,到底吃不吃?做完饭怎么还得跟请大爷似的。"我心脏病都快犯了。拿后背抵着门,还得跟群里三百来人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没说两句,我儿子敲门:"妈妈,你那小鸟站门框上等你呢,你跟谁说话呢,怎么还不出来?"怎么连鸟都来搅和啊。当我心神不宁地又说完一段话,听见我妈推开对面厕所的门:"朴槿惠下台,连退休费都不给她,你说她一个人怎么生活?"我赶紧拉开门,大声喊:"我这直播呢,都小点声啊。"这才算消停。

我负责给嘉宾催场,安排另一位朋友给参加童诗朗诵的孩子们催场,隔着网络孩子们各在各家,他们的微信群散布着紧张气氛,一直在问:"开始了吗?到我了吗?怎么还不发信号弹啊?"估计手里的那首诗都捏出水儿来了。

信号弹几乎是跟着手榴弹一起扔过来的,因为太紧张,前面的孩子还没念完,后面的孩子已经读完了整首,插在了中间,其实大家不会在意,但孩子们提着的心始终悬着,在群里说:"太刺激了。"

我觉得一个孩子读得特别自信,当即表扬了一下。她妈妈说,给您看看现场。孩子觉得只有站在高处才能读出那首诗的感觉,于是练的时候椅子摞凳子,她站在最高处,她说高处声音能出来,妈妈就在下面仰脸举着手机录效果,孩子脑袋都碰到房顶了。这诗要再写得激昂点儿,人得上房。

活动特别美好,译者用德语朗诵的诗让我们觉得享受真的是跨越语言的,无论懂与不懂,似乎都在诗意中陶醉。结束了,可算能坐下喝口热水了。再温习一下我们微信对话,一边是:"一号念完了,二号谁赶紧准备,三号呢,赶紧注意,四号四号,快到你了……"另一边是:"还没完,你把那两首诗给念了做个示范。"职业朗诵嘉宾反应倒是快,虽然结束语都说完了,立刻自己返场:"我再送大家两首诗……"然后问:"你看我表现行吗?"

如果不看我们私下互相喊话,活动呈现出来的就是完美。但是正因为,平静下面藏着那么多波涛暗涌,才觉得有意思。全球直播太刺激了!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