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极致的精准呵护早产的生命
- A+
- A-
本报记者 刘汇
" 我的孩子是25周+3天出生的早产试管婴儿,生下来才920克,期间因为供不进去营养,一度下降到740克了,要不是来到西北妇幼新生儿科,遇到了李主任,我孩子早没命了。你看我宝贝现在已经达到1440克了。"35岁的高龄产妇刘琳见到记者动情地说。站在一旁的西北妇幼新生儿科主任李占魁听着我们的交谈,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前不久,记者来到西北妇幼四楼新生儿科,在家庭参与式护理室见到了正在给年轻妈妈们现场指导喂养及注意事项的李占魁。
" 去年12月,我们科突破传统理念,率先在西北开放新生儿'袋鼠式护理',母亲或父亲抱着婴儿进行直接皮肤接触并进行母乳喂养,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心跳以及呼吸声,仿照类似子宫内的环境,有助于新生儿的心理发育。这种方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最佳的新生儿护理和治疗方式"。李医生骄傲地说。
西北妇幼新生儿科有病床200张,每天平均住院人数190多人,医护人员总共150多名,按国家规定正常新生儿与医生比例,远远不达标,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外,透过玻璃,一张张连接着监控医疗设备的小病床上躺着一个个小到如同手掌般大小的婴儿,能隐隐看见在薄如蝉翼般嫩嫩的皮肤下心脏的起伏。
这时,李医生在病房门口用医用专业洗手液再次消毒洗手,戴上口罩走进去,边查看边与护士说着什么。只见他从口袋拿出一个小计算器边说边算,护士在一旁飞快记着并熟练地调节仪器。
原来科里每一位医生口袋里都会有一个小小的计算器,随时需要计算新生儿的用药剂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身体各器官不很成熟,非常娇嫩,也最容易染病,他们的血管细到如针尖般大小,大多数得凭经验靠手感。医生、护士除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外还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护理功底,给他们用药护理要非常科学精准,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不起作用也不行,我们的责任心是用精确到极致的数字、刻度和剂量体现出来的。"李占魁医生说。
正是由于极为精准的救治,一个个早产的小生命渐渐地成长,达到了标准体重。"当看到一家人抱着宝贝办理出院手续时,就是我们最幸福和最自豪的时候。"
亲子阅读排行
-
22 阅读 2017-03-27 11:43
-
11 阅读 2017-03-27 11:43
-
9 阅读 2017-03-27 11:42
-
9 阅读 2017-03-27 11:43
-
9 阅读 2017-03-27 11:43
亲子热门推荐
-
4 阅读 2017-03-27 11:43
-
2 阅读 2017-03-27 11:43
-
0 阅读 2017-03-27 11:43
-
0 阅读 2017-03-27 11:43
-
0 阅读 2017-03-27 11:4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