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爸教子经(16)

□ 老 温

家长的目标要切合实际,实施方案也要实事求是。须知,"人有多大胆,地不可能有多高产"。

有一句名言:"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但这是对人生的大目标来说的,不是对暂时、局部的目标而言。中考高考的目标,只能是"随行就市,考上哪里算哪里",因为,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高中,甚至是高校,都不过是一个短暂的阶段,它决定不了孩子人生的高度,时间长着哩。

你敢向孩子认错吗?

人人都有缺点,人人都有可能犯错误。你敢承认自己的缺点吗?犯了错误你敢承认吗?你敢向孩子承认缺点错误吗?

主动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是需要勇气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不仅仅是勇气问题,也是后天培养的习惯。

既然是习惯,就有可能培养出来,就有可能慢慢养成。

很多成年人,让他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比杀头都难受。究其原因,就是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这类经历,没有习惯的养成。换句话说,可能爹妈没有教过,可能家长没有示范过,自己没有实践过,自己没有经历过。

这又是个"身教"的问题。

如果大人率先垂范,在孩子面前勇于承认缺点错误,孩子也会慢慢地养成主动承认缺点错误的习惯。

知错能承认,知错就改,是人生最重要的习惯之一,这个习惯会让孩子一辈子受益的。这个习惯需要家长跟孩子配合起来才能养成。

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缺点错误,不仅不会让你的面子受损,反而会让孩子更加了解你;会让孩子觉得你是个有血有肉的、富有真情实感的、实实在在的"真人",而不是"包裹着硬壳的假人";会让孩子对你肃然起敬;会跟孩子建立起更加信任的关系。

孩子需要的是真情,有真情才能有实感。敢于承认缺点错误就是真情流露。

亲子绘本《妈妈错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兔妈妈回到家后,看到地上有一只被打碎了的碗。她非常生气,问是谁打碎的。但马克、马尼和娜娜都摇头说和自己无关,于是,大家都认定是波力干的,因为他最调皮--连妈妈也这么认为。波力回家后,兔妈妈便开始生气地责怪他,但波力坚决不承认自己打碎了碗,可是气头上的妈妈根本听不进去。波力委屈极了,决定离家出走,带上自己的小毯子、小玩具。夜幕降临,在野外的波力感到非常害怕,他蜷缩在草丛里,即便盖着小毯子也瑟瑟发抖。后来,妈妈终于找到了波力,并且告诉他她已经搞清楚了,是马尼打碎了碗。让波力比洗刷掉冤枉还高兴的是,妈妈向他承认了错误,态度还非常诚恳。小波力宽容地谅解了妈妈,兴高采烈跟妈妈回家了--他觉得寒冷忽然消失了,浑身那样的温暖。"一个温暖的故事,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波力之所以感到温暖,是因为自己不再被冤枉,更因为妈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正因为如此,心怀怨恨的小波力也原谅了家人。

敢于在孩子面前承认缺点错误,也会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他会觉得,犯了错误也没啥,只要真心承认、努力改正就是好的。允许犯错误,也允许改正错误,也就不再惧怕犯错误。

有的人,心里总是有个鬼,总是害怕犯错误,总是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从而放弃了很多尝试的机会,结果一事无成。

要知道,所有的成功和成功者都是"试错"的结果,人生不可能"试对"。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用白话文来表述就是--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在"晋灵公不君"的故事中,士会劝晋灵公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