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习惯会让孩子智商变低, 甚至抑郁! 现在改还来得及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十分聪明,但有时候却发现孩子好像越来越笨了。

殊不知,这是因为家长不经意的做法和坏习惯,把孩子推向“越来越笨”的境地。

下面这些不好的习惯,父母认真看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让孩子吃太饱

许多家长都怕把孩子饿着,每次吃饭时总是让孩子多吃点,多吃点,再多吃点。

殊不知,吃的太饱,人懒惰、不运动,脑细胞不活跃、懒于思考,有昏昏欲睡之感。

研究证明:长期吃太饱,会出现脑细胞早衰和智力下降、致使脑动脉硬化,人也越来越笨。

但是,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关系密切,早餐要吃饱,还要吃好。

二、父母没有阅读习惯

家长的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父母的境界直接决定孩子的高度。

父母不爱阅读,就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阅读、学习环境,孩子也不会对阅读感兴趣。

看书能充分开启人类思考的大脑,能锻炼思维能力,也是锻炼大脑发达的最佳方式。

长期不动脑的人,会加速大脑衰退,聪明人也会变迟钝。

三、打骂孩子

有的父母,经常责问、甚至动手打孩子,孩子害怕家长愤怒的面孔和暴力的语言,只能选择沉默。

但是,家长打孩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问题的,打骂只会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

孩子被打,情绪上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导致神经系统出问题。

四、带着孩子一起熬夜

一些父母喜欢熬夜追剧,孩子自然睡不着,于是就和家长一起熬夜看电视。

孩子经常睡眠不足,会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身体代谢出现问题、易发胖。

而且,经常熬夜、睡眠不够的人,脑细胞衰退加速,再聪明的人,也会逐渐变糊涂、变笨。

五、太多负面暗示

很多父母有口头禅或者是谦词,经常有意无意在外人或孩子面前,说自己孩子笨之类的话。

但是,父母的这些措辞,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坏处。

孩子的年龄尚小,无法分辨家长更深一层的含义,他们接受到的就是“‘笨”的信息。

整天被高频率的负面暗示所淹没,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笨,丧失信心,变得沉默压抑。

六、压抑孩子的眼泪

哭声让人听着很心烦,所以只要自己的孩子哭了,家长就会恐吓孩子停止哭泣。

但是,哭泣是人类自我疗愈的康复过程,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纾解,如何保持聪明伶俐呢?

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美好未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

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积极、正面的成长环境,为孩子变聪明做好充分准备。

图文整编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感谢作者

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